日前,工信部印發了《機械
基礎零部件產業振興實施方案》,計劃通過3年努力,使得我國重大
裝備基礎零部件配套能力提高到70%以上。鼓勵企業跨行業、跨所有制兼併重組,努力形成若干具有國際競爭力、年銷售額超過50億元的企業集團。方案實施期為2010~2012年。
機械基礎零部件主要指:軸承、齒輪、
模具、液壓件、
氣動元件、
密封件、緊固件等,是裝備
製造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決定著重大裝備和主機產品的性能、水平、質量和可靠性。
《方案》提出要通過3年努力,圍繞能源開發、交通運輸、新農村建設、新材料製備、
節能環保與資源綜合利用等領域建設等領域所需裝備,突破一批關鍵零部件發展瓶頸。
《方案》還提出要培育100家有較大規模、專業化水平高、特色鮮明、具有知名品牌產品的企業。吸引多種資本投向基礎零部件行業。依託現有資源,加大對國內已有軸承、齒輪、液壓件、密封件、緊固件等產業集聚區的支持和指導,引導企業向產業園區集聚,加強集聚區鑄造、鍛造、熱處理的集中化生產,培育一批專業化分工、產業鏈協同、銷售收入超100億元的特色產業集聚區。支持省市建設省級基礎零部件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鼓勵在具備條件的集聚區建設若干國家級基礎零部件「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
更多基礎零部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基礎零部件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