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利好消息,銅在進入21世紀以來,長期呈現供給短缺局面,去年銅價創出了歷史新高。因此,銅礦山開發項目相繼啟動,今後將全面投入運行。另一方面,進入今年以來,全球最大銅消費國中國的需求增長出現了放緩。銅價在創出歷史新高后出現了暴跌,目前缺乏上漲動力。
必和必拓於8月下旬發布公告稱,2011財年的淨利潤同比下降了35%。同時還決定暫停位於澳大利亞南部的Olympic Dam銅礦的擴建計劃。這是投資額達200億美元的大型項目,讓人覺得盈利前景渺茫。
銅的市場行情低迷也是原因之一。作為銅價指標,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3個月銅期貨目前為每噸7700美元左右。有分析認為,在現有的礦山,開採成本為每噸5000美元左右,日本大和證券企業調查部分析師西川周作認為"由於受礦石品位下降和礦山開發技術人員人工費暴漲等影響,銅的開採成本正在上升"。
自2008年的雷曼危機前就已經開始推進的開發項目今後將相繼投產,供給將繼續增加。另一方面,由於中國經濟放緩產生的消極影響,銅需求有可能出現增長乏力。據中國政府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的銅消費在2010年之前曾每年增長15%,但自2010年以後的5年裡,增速將放緩至5%左右。
國際銅研究會(ICSG)表示,世界銅供求在去年曾經出現235,000噸的供給短缺,但到明年,則可能出現361,000噸的供應過剩。
更多銅礦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銅礦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