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棉價差距大困擾紡織業

棉價差距大困擾紡織業

2013-01-01 09:17:01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2012年,全國3.7萬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工業總產值達57810億元,增長12.3%;1—11月利潤總額達2457.5億元,全年利潤增速約 4%。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表示,行業面臨的突出問題之一是國內外棉價差拉大。「如果現行棉花體制不改變,純棉服裝很可能今後幾年就變成奢侈品了。」他說。

  受國內管理政策影響,2012年底國內棉價比國際市場高出約45%。「進口棉花1.3萬元/噸,而國儲棉放儲價格是1.9 萬元/噸。所以儘管幾乎所有紡織廠的棉花都吃光喝淨了,也不敢買國內棉花,而進口棉花又有配額限制,這嚴重影響了棉紡產業鏈的國際競爭力。」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高勇說,去年1—11月棉紗出口額下降8.9%。

  受此影響,2012年我國紡織行業占國際市場份額略有下降。1—11月在歐盟和日本進口市場中所占比重雖仍保持73.2%和40.1%的高位,但分別下降了1.8和1.1個百分點,這是20年來沒有的現象。

  專家表示,目前國內外棉價差高達6000元/噸,如何從政策層面採取措施有效縮小國內外棉價差,緩解棉紡企業競爭壓力,將成為影響紡織行業運行的重要因素。我國紡織纖維加工量目前是4300萬噸/年。其中棉花占比越來越少,只有25%。隨著人口的增長,城鎮化、工業化的推進,人們對衣著消費以及其他紡織品的消費都在增加,纖維消費量不可阻擋地要增加。「而我們就這點棉花,還存在糧棉爭地的問題。所以加工纖維量的增長主要靠化纖。」他說,這樣下去,棉製品價格可能會越來越高。

  儘管如此,去年紡織行業仍然實現了平穩運行。1—11月,規模以上企業人均產值增加14.2%。幾種戰略性纖維如碳纖維、芳綸等,基本都進入了小批量生產的階段。同時,內需對行業發展的首要驅動作用更加突出,去年規模以上企業內銷產值同比增長12.3%。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棉價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