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國務院要求加快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

國務院要求加快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

2013-01-01 11:08:59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日前,國務院發表關於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意見認為,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對於改善人居環境、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提高城市運行效、穩步推進新型城鎮化等有著重要作用。意見要求給省市自治區圍繞重點領域,促進城市基礎設施水平全面提升,主要包括:加強城市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城市管網建設和改造力度、加快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加強生態園林建設。

  國務院意見要求加快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以設施建設和運行保障為主線,加快形成「廠網並舉、泥水並重、再生利用」的建設格局。優先升級改造落後設施,確保城市污水處理廠出水達到國家新的環保排放要求或地表水Ⅳ類標準。到2015年,36個重點城市城區實現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全國所有設市城市實現污水集中處理,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5%,建設完成污水管網7.3萬公里。按照「無害化、資源化」要求,加強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70%左右;加快推進節水城市建設,在水資源緊缺和水環境質量差的地區,加快推動建築中水和污水再生利用設施建設。到2015年,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0%以上;保障城市水安全、修復城市水生態,消除劣Ⅴ類水體,改善城市水環境。(點擊查看污水處理行業調研報告)

  意見指出,以大中城市為重點,建設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城市區和生活垃圾存量治理示範項目。加大處理設施建設力度,提升生活垃圾處理能力。提高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水平。到2015年,36個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全部實現無害化處理,設市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左右;到2017年,設市城市生活垃圾得到有效處理,確保垃圾處理設施規範運行,防止二次污染,擺脫「垃圾圍城」困境。

  蒙草抗旱:營業外收入減少致公司業績增速放緩

  2013 年上半年公司新簽合同額5.88 億元,同比增長4.89%。2013 年上半年公司新簽訂工程建設施工合同共18 份,累計合同金額5.88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89%。公司承建的主要項目包括:大青山南坡生態園萬畝草原建設工程、東三路河西湖公園景觀綠化工程、集寧白泉山公園種植及生態綠化工程三期、集寧區街道及出入口綠化工程(四標)、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城區街道綠化景觀工程三期、烏拉特後旗青山工業園區緯四路、經六路、經七路綠化項目和大青山南坡生態保護綠化工程39、41、42 標等項目等。其中,大青山萬畝草場建設工程和東營市金湖銀河生態工程上半年確認收入1.08 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31.03%。

  源於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的影響,公司2013 年上半年的所得稅率為15.46%,較去年同期下降9.77%。根據和地稅(2012)1 號文關於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審核通知書,公司符合西部大開發鼓勵產業稅收優惠政策,公司所得稅按15%稅率徵收,公司2013 年上半年的所得稅率較去年同期下降9.77%。

  公司2013 年上半年實現每股經營性現金流淨額-0.52 元,較去年大幅惡化。。分季度來看,公司在Q1、Q2 分別實現每股經營性現金流淨額-0.22元、-0.30 元。從收、付現比的角度來看,公司現金流的惡化主要源於付現的上升。

  盈利預測、估值和評級。根據2013 年上半年公司的新簽訂單、各業務收入和盈利情況,我們調整了公司盈利預測假設:

  1)略微下調公司工程施工業務的收入增速;

  2)略微上調設計業務的收入增速和毛利率水平;

  3)小幅上調管理費用占比;

  4)略微下調公司的營業外收入。

  據此我們上調公司2013-2015年EPS 至0.78 元、1.04 元、1.35 元,對應PE 分別為35 倍、27 倍、20 倍。維持公司「增持」評級。

更多污水處理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污水處理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