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教育招生考試中心6日晚在其官網上,對發生於4日的「拒考事件」回應稱,監考人員未准許持有臨時身份證的考生入場考試,符合教育部的要求。1月4日,參加201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一名考生,因持臨時二代身份證,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一個考點被監考人員攔在門外,被迫放棄考試。
而《中華人民共和國臨時居民身份證管理辦法》第三條則明確規定:「臨時居民身份證具有證明公民身份的法律效力」;第十四條規定:「公民從事有關活動,需要證明身份的,有權使用臨時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有關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不得拒絕。」該考生認為監考人員拒絕其參加考試的行為違法。
爭議
內蒙古招考辦:考點不讓進是對的
內蒙古自治區教育招生考試中心在其官方網站發布說明,稱教育部《2014年全國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考試考務工作規定》規定「考生憑準考證和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參加考試。」該規定還要求「所有考點均要配足配齊第二代身份證識別儀、金屬探測儀等能夠有效防範作弊的設備」。我區各考點均按要求配備了二代身份證識別儀,對考生進行身份驗證。
說明稱,依規定,考生應持二代身份證方可參加考試。臨時身份證雖具有證明公民身份的法律效力,但不符合此次碩士研究生考試的入場條件,監考人員未准許該考生入場考試,符合教育部的要求。
6日下午,內蒙古自治區教育招生考試中心主任韓榮飛說:「考點不讓她進是對的!臨時身份證不能取代二代身份證!」韓榮飛說,之所以要求考生持二代身份證,是因為其內的電子晶片存有考生照片,身份證識別儀對其進行識別後可以防止代考舞弊行為。記者問他此次被拒考生考點是否使用了二代身份證識別儀時,他說「有啊,我們都要求他們配備。」聽到記者親自去考點看過,事實證明沒有使用二代身份證識別儀時,他又說「這個考點存在問題,我們正讓他們寫個東西過來。」
被拒考生 回應不能讓人信服
7日,被拒考生表示:「官方回應不能讓人信服。」
「當時,門口的考務人員並沒有對每位考生進行身份證核查,只是瞟一眼是否攜帶了二代身份證就會放行。考務人員這樣的行為符合監考規定嗎?」被拒考生說:「我在考點根本沒有看到二代身份證識別儀,也未有任何考務人員用二代身份證識別儀進行核查,許多考生都可以證明。這樣的監考程序與是否持有二代身份證原件有什麼關係?」
「我並不認可他們的拒考行為符合教育部的要求。」被拒考生說,「教育部的考試規定中並沒有說臨時身份證不是二代身份證,不允許入場。我在上午參加考試時順利入場,為什麼下午被考務人員阻攔。請問,既然是一個規定,為什麼上下午執行標準不一致?」
最令被拒考生接受不了的是,「現場三位考務人員如抓賊一般將我趕出考場,沒有一人向我解釋《規定》,沒有一人稍微展現哪怕一點點人本思想,協助解決問題。而監督電話那邊的諮詢人員態度也很惡劣,讓我與這次重要的考試失之交臂。」
說法
「當地把責任推給教育部」
內蒙古自治區教育招生考試中心發布的「說明」,引發網友和市民新一輪的熱議。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有關人士說:「官方回應蒼白無力,沒有從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角度出發,實事求是看待問題,而是生硬搬出教育部的規定洗刷自身的不作為和失職行為;同時,看上去是把責任推給了教育部,實際上教育部的規定是沒有問題的,因為任何規定不可能那麼細,關鍵是執行規定的部門應該有靈活變通的能力。」
網友「瀰瀰醬」表示:「我站在法律這邊,臨時身份證的法律效力等同於正式身份證,任何人和單位不得拒絕認定。正如任何人和組織不得拒收人民幣一樣,不管人家用紙幣還是硬幣。」
不少網友呼籲,考生每年繳納數目巨大的報考費用,主考方在嚴格管理考試秩序的同時,理應為考生提供人性化服務;相關部門和負責人,應當對「拒考事件」承擔責任。
據了解,在此次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中,類似的「拒考事件」並非個例。有關人士表示,如何應對突發情況,保障廣大考生的合法權益,是相關部門應當深刻反思和改進的問題。
欲先人一步掌握資訊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2-2015年中國考研類培訓行業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