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化工報告大廳了解:「2013年染料行業進出口平均單價差距較大,特別是占出口總量第二位的歐美地區,染料進口的均價是出口均價的1.63~1.96倍,有機顏料進口均價是出口均價的1.86~2.56倍,反映出我國染料、有機顏料在產品質量和品牌上有待提高。」中國染料工業協會理事長王擢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感慨道。雖然2013年我國染料行業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受價格大幅上漲的拉動,利稅總額同比增長了48.56%,但由於高端產品不足,結構性過剩矛盾仍然存在,環保壓力增大,行業升級的步伐還需加快。
漲幅七成行業景氣度提升
2013年以來,國內染料行情連番上攻,一年之內,價格漲幅超過七成。進入2014年價格仍在不斷上漲,目前分散染料已漲至4萬元(噸價,下同);活性染料約4.5萬元,近期更有望突破5萬元。對此,王擢解釋:「許多年來,由於低端產品同質化競爭激烈,產能不斷增長,企業大打價格戰。現在由於國家加大環境治理的力度,一些不達標企業關停,導致產品供應緊張,價格自然就開始反彈。」
2014年我國染料行業將繼續呈現溫和回升走勢。王擢分析,從下游需求看,歐美日韓等我國紡織工業傳統出口市場經濟持續復甦,進口需求將出現回暖性增長;國內紡織工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有實質性進展。在國內外利好形勢下,市場會延續回暖態勢,保持平穩增長。
同時,在成本壓力和結構調整的支撐下,由於上游中間體供應緊張、用工成本上升、環保投入和「三廢」治理成本增加,以及油、電、水、物流成本和管理成本逐年增加等因素,染料漲價的趨勢仍然存在。但由於受印染面料纖維的關聯影響,不同染料類別的漲幅將有所不同。
結構失衡高端產品稀缺
近30年的快速發展,使中國染料行業出現投資增長過快、設備利用率低和價格過度競爭等潛在產能過剩的問題,產品結構性短缺和結構性過剩的矛盾突出。宇博智業了解到,目前我國染料產品以中低端和通用型為主,高檔、專用產品比例較低。一方面,高端產品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不得不高價進口或外資企業占據高端市場;另一方面,同質現象普遍存在,各生產企業的特色不明顯。
要改變這一局面,就必須淘汰落後產能和低端產品,實現染料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王擢表示,國內有實力的染料企業已經開始行動。宇博智業了解到,近幾年來,國內企業成功地開發了一些新型活性染料,其中包括含有3個活性基的新型活性染料,具有高固著率和良好耐鹼性的復配型活性染料,以及一些新的活性基,如三氟嘧啶基、氟基二氟嘧啶基等。這些新產品具有色牢度強、勻染性和重現性好等特點,有著優良的提升性和相容性,以及對染色工藝參數變化的低敏感性,優異的可洗滌性和高色度。目前已有13個高固色率的含氟活性染料品種投放市場。
然而當前我國染料對國外市場依存度較高,2013年染料出口量29.02萬噸,占總產量的32.4%。但許多出口市場都增加了對染料或紡織品的生態安全性的要求,目前全球有關紡織品生態安全方面的法規約有20項,這些法規對我國染料行業的技術創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業內專家認為,生態安全其實是把「雙刃劍」,對中國產品進入世界市場既是制約,也是推動。未來,產品的生態安全將會成為提高染料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只有通過技術進步,為下游企業提供安全環保產品及工藝適用性、應用性能和牢度性能優異的產品,才能在全球市場上站穩腳跟。
政策從嚴環保壓力驟增
近兩年,國家環保政策密集出台,各級政府對環保的監管力度都有所加強,對環保不合格的企業堅決實施停產並採取制裁措施,這也加快了染料行業的洗牌。因此,實施清潔工藝減少排放將是染料行業當前乃至今後一段時期的重點工作。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大部分的染料生產企業坐落在化工園區,實施企業與園區兩級「三廢」治理和監管。一些園區真正能實現廢水零排放,中水全部回用,但無形中增加了企業成本,一些企業因難以承受,只能出局。產量居第二位的活性染料生產工藝主要有原漿乾燥工藝和鹽析工藝,後者廢水中鹽含量高,難以處理,但目前仍有少數企業在使用,未來可能會在環保浪潮中遭淘汰。
值得肯定的是,當前染料企業也都十分重視環保工藝的開發。在占比最大的硫化染料硫化黑的生產中,河南洛染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連續硝化生產工藝、連續串聯逆流預洗工藝和連續串聯逆流中和工藝集成,大幅降低了廢水的排放。
專家觀點
中國染料工業協會秘書長田利明:這次染料漲價的支撐點很多。
活性染料方面,以H酸為代表的中間體漲幅較大,這個市場的過度反應還需要一段時間來平復,今年價格不會降下來。從國際方面看,現在印度的環保也開始動真格的了,關停了一批H酸生產線,本來印度的H酸就供應不足,需要從中國進口,這樣一來進口需求更大。看到染料中間體利潤高,一些企業會考慮上這些項目,但是這也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染料價格難以下跌。
分散染料方面,除了中間體漲價,兩家龍頭企業因為智慧財產權摩擦於2013年達成合解,價格進入了合理上升的通道。此外,「三廢」治理成本增加。中間體和分散染料這兩個排名前兩位的染料產量占總產量的80%,其他的染料因此也跟隨漲價。
未來個別的染料產品價格可能還會飆漲,但大多數不會。
中國染料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史獻平:現在行業的整體利潤並不是太高,只是比一般的化工產品稍好一些。相對來講,產能還是過剩的,大家不要有投資的衝動。如果一看到利潤改觀就大上項目,勢必會加劇產能過剩,行業的效益就會下滑。現在隨著國家對環境治理力度的加大,染料企業越來越重視環保問題了,我想提醒大家不要有把污染產業轉移到國外去的想法。因為環保是全球化的課題,其他的國家和地區也十分重視。
染料新產品研發的方向不是特別明確,因為行業主要是隨著下游用戶的需求走。現在還沒有革命性的纖維出現,所以還是集中在老產品的質量改進、節能降耗上,要適當地跟蹤下遊客戶的發展。雖然纖維的本質沒有大的變化,但是在織法和提高舒適程度上會有小的改進,這對染料也會提出新的要求。
上海萬得化工有限公司公共事業部總監王慶雄:目前染料價格上漲主要是中間體價格在漲。以H酸為例,之前價格只有4萬元/噸,現在漲到了13萬元/噸。漲價一方面是因為環保成本提高,另一方面是市場供需關系所致。估計這輪漲勢將於今年八九月份結束,因為高利潤會吸引一批有中間體生產能力的企業進入,壟斷型企業也會自己配套中間體生產線。
中國染料工業協會紡織印染助劑專委會主任陳金輝:染料漲價絕對是好事,在中國,透支環境發展起來的企業不在少數,環境達標不花錢是不可能的。有很多廢水、廢氣、廢渣處理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了,但要付出許多成本。這樣企業必須要保證有足夠的盈利能力,否則沒法進行環保設施改造。此外,這次漲價可以視為促進染料行業乃至整個產業鏈真正升級的驅動力。有實力的、注重環保的企業能夠享受漲價帶來的利好。那些環保不達標的企業只能被淘汰。
更多染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染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