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行業中永遠不會缺乏「戰鬥」的聲音,騰訊阿里雙方在打車軟體上的燒錢之戰如今歸於平靜,但另一場大戰已有上演的趨勢。
戰局中將不僅有BAT、還有不斷崛起的小米、360、搜狗,更有「流量管道」三大運營商,地產巨人萬達集團,捲入其中的還有無數的餐飲、酒店、客運公司等等。聽起來很龐大,但圍繞的只是三條小小弧線——WiFi。
戰場之初:三大運營商未見領先
WiFi的爭奪,數年前三大運營商就在熱點鋪設上展開。
2010年8月,中國聯通一次性採購了20萬台左右的WLAN設備,其說法是為了推動無線城市建設。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當時便有行業專家表示,WLAN與WiFi從技術原理上是相同的,由於我國有國產加密標準WAPI,運營商均稱WiFi為WLAN。
當時已有業內人士猜測,聯通實際上是為了實現3G+WiFi的優勢。結果不出所料,2011年中國聯通宣布啟動連續3個月的WLAN「免費午餐」。在此期間聯通網絡流量呈現爆發式增長。
在那不久後,移動、電信開始向WiFi方向發力。以中國移動為例,2011年發布計劃稱,在3年內將全國範圍內的WiFi熱點數量增加至100萬個。按此計劃,3年後的今天中國移動在全國的WiFi熱點數量或已達到三年的8倍。
與熱火朝天的熱點建設形成對比的是,用戶們對運營商的熱點鋪設卻不太感冒。除了在機場等大型重點公共場所常有人使用之外,其他區域內少有耳聞。雖然電信、聯通在廣州等城市推廣過區域WLAN熱點計劃,但上網程序繁瑣、不同運營商之間不互通等問題屢遭詬病。
三大運營商的競爭火熱一時,也卓有成效,但在客戶體驗上未有轟動的成就,未能取得多數智能設備用戶的青睞。
戰事未停:眾IT企業撕開「入口」
隨著O2O、大數據、精準營銷概念的落地,中小商家打通線上線下的需求增加,消費者對移動消費流量成本降低的需求也愈發強烈。
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市場;哪裡有市場,哪裡就有網際網路。網際網路企業開始迅猛進擊,WiFi被業界認為將成O2O的新入口。
5月中旬,支付寶錢包總監和無線WiFi項目總負責人洪磊宣布,支付寶Wi-Fi的一期項目6月上線,在全國範圍內招募首批商戶。幾乎同一時間,騰訊也宣布策劃已久的YeahWi-Fi平台項目啟動。
一場線下圈地戰已經打響,支付寶、騰訊都已經在近期內悄然啟動招商,發展重點都將集中在餐飲、酒吧、大型商場、連鎖酒店、旅遊景點等集聚人氣的場所,這些區域未來勢必會成為巨頭們旗下各種WiFi平台的戰場。
值得注意的還有一向以「入口」為最大特色的百度的動向。作為BAT之一,百度一直未公布其WiFi入口戰略計劃。但曾有媒體報導稱,早在數月前,百度方面就開始與運營商方面接洽,希望通過運營商來完成WiFi入口的推廣。一向以「入口」為最大特色的百度未來會與誰合作?目前還是未知。
不僅是IT巨頭,電信運營商本身也一直在尋求平台建設,從而擺脫純「管道工」的角色。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分析師認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終端、平台、應用都已經成為一個個新的贏利點,運營商已經不再是產業鏈的核心。中國移動原董事長王建宙早在2011年時就曾表示,運營商應該避免成為啞管道,一方面要提倡建立開放的作業系統,另一方面要建立開放的業務平台。
未來趨勢:再打燒錢戰?
商用WiFi技術提供商樹熊網絡CEO賴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對於目前進入這個領域的任何一家公司來說,在短期內都不會考慮盈利,核心戰略是擴大用戶規模。
這一席話讓人不免想到了前不久剛剛偃旗息鼓的打車軟體之爭,張毅對記者表示,WiFi市場的燒錢大戰或已在所難免。
他認為,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WiFi的發展潛力廣闊,其解決了移動流量入口與應用市場入口轉化的問題。隨著普通用戶對流量的需求越來越渴望,商戶對數據和流量入口的需求也更加強烈,加之WiFi網店的網絡化,爭搶入口的激烈程度將更加白熱化。
最早大規模進入的三大運營商也不會居於人後。「運營商將把力量下在拼網店、拼服務、拼用戶群的方面上來。」張毅表示,移動、聯通、電信三家擁有巨大的客戶資源與雄厚的資金實力,很難想像這樣的信息企業會輕易放棄入口端的高地。WiFi將變成運營商另外一個重要的後項收入來源。
運營商、硬體大佬以及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屯兵WiFi市場,雖然戰局剛起,依然硝煙瀰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