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網際網路渠道傳統房地產行業 在過20年或是黃金期

網際網路渠道傳統房地產行業 在過20年或是黃金期

2014-01-01 10:13:41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在《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第四屆價值地產年會上張遠說「眾籌只是有可能解決了購買者對房子戶型、價格的需求預期,商品交易行為、交易的誠信、交易的互信都解決不了。」這句話得到了很多業界朋友的共鳴。雖然房地產的網際網路業務——社區增值服務,正在成為行業下一步發展的新藍海,但彩生活服務集團總裁唐學斌表示,光靠收取增值服務費,完全不可能抵得上一套房子的開發成本。

  未來20年或是房地產的黃金時代

  在房地產行業很多人對行業的未來是很擔憂的。曾經宇博智業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說明,在最近的三年來城鎮居民的住房擁有率在不斷的增加,從2011年的84.8%到2014年89%。從這個數據來看跟一些已開發國家相比已經是超出了很多,而且在我國新房市場有出現供過於求的一種狀態。目前有24.6%的家庭存在剛性需求,有13.1%的家庭存在改善需求。但真正有能力買房的家庭只占其中的18%~39%。

  從2014年上半年的房地產行業來說不是太樂觀的一種情況,在這種氛圍下頁加劇了業界的悲觀情緒。

  但是還是有著名的專家表示中國的房地產行業還是有高速發展的機會!

  著名經濟學家、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表示,當前的住房消費水平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低的,雖然說住房的擁有率是比較高,但是隨著人口的遷移,城市進程還是在不斷的繼續,所以還是有很大的潛力。按照我國的經濟增長至少60年,要完成工業化進程,完成城鎮化進程的過程還得20~30年,潛力巨大。當然,能否完成潛力的挖掘是另一個問題。

  還有很多業內的人生都有不同的觀點,其中協信集團總裁劉愛明表示,雖然此前輿論一直認為房地產 「黃金十年」已經結束,但是他卻不同意這一觀點。

  劉愛明認為,結束的是傻子都能賺錢的「傻子時代」,未來的20年才是行業發展的黃金時代。只要能達到較高的專業知識程度,未來房地產行業仍然是個虧損機率很低的行業。

  網際網路暫時很難顛覆房地產行業

  在住宅領域行業的發展機會確實已經越來越少。儘管開發商在住宅地產以外遇到前所未有的機會,但龐大的需求目前還都是潛在的,要真正轉化為購買力需要時間。

  這一點得到了諸多房地產企業家的認同。李戰洪指出,未來20年的房地產行業仍然是最好的,但他在會場提出了「15個不再」,其中之一就是「單一業態不再,未來依託單一業態發展,將使企業走向困境。」

  平安好房網CEO莊諾在本屆年會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更透露,平安好房網此前已經推出了一款與房屋眾籌類型相近的金融產品,年化收益率可以達到14%,其最大的作用就是鎖定那些意向購房者的購買力和需求,讓開發商實現以銷定產,確保開發商能夠很好地規劃資金投入和收回周期,為企業降低財務成本提供幫助。他透露,已有萬科等房地產企業和平安好房網就類似的房屋眾籌項目深入洽談,探討房地產以銷定產的路徑。

  不過,這一在理論上會幫助開發商極大降低資金成本和財務風險的做法,目前要完成真正落地,還有不少困難。如同張遠所說,眾籌無法解決交易,以及交易雙方的互信問題。




  由於現行法律法規不支持房屋定製前收取製造訂金,開發商不能在建房前就收取意向客戶的任何保證金,一旦房屋定製完成,購房者若不能履約購買,所有的房地產開發風險仍然將轉移到開發商身上。這使得僅僅依靠第三方金融機構收集購房者有關資產和需求信息的操作模式,難以在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

  此外,購房者五花八門的需要,也難以得到統一滿足,這也是房屋眾籌模式的難點之一。購房者會要求更多的房屋個性化開發,這對開發商來說,也是一個解決難度非常大的問題。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房地產企業短期無法利用網際網路工具提升盈利能力。在這次價值地產年會上,很多房地產企業已經提出了利用網際網路發展社區服務、增加盈利可能的主張。

  劉愛明就表示,未來如果仍然僅僅定位於開發商,路會越走越窄,因為城市發展不再以增量為主,經營將變得很重要,未來開發商可能轉成經營商和服務商。因此,他將協信定位為「3D城市運營商」和「全息生活服務商」,向購房者和租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

  基於同樣的視角,卓越推出了包含金融服務、商業物業服務、商務配套服務、資產管理的「E+服務」,將房地產從單純的房子變成了一個平台。

  歐陽捷則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提出做社區服務的O2O。他認為在過去十幾年間,開發商把大部分的資產都已經銷售掉了,目前剩餘的最大資源就是業主,他非常看好這一市場的機會。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新增服務能在短期內成為開發商主要收入來源。

  歐陽捷說,大部分網際網路企業都是先圈人流再盈利,騰訊也是在圈入大量人流以後很久才盈利。而對開發商來說,要把人氣轉化為銷售收入也需要很長時間。

  在這樣的背景下,類似潘軍提出的「免費住房」概念,也許只能是空中樓閣。唐學斌認為,「免費住房」是不可能的,因為有些人一輩子的收入可能都不夠買一套房子。藍光地產產品策劃中心總經理高長靖雖然沒有否定未來出現免費房子的可能性,但也認為進入這個階段至少需要5年以上。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房地產行業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