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是鋼鐵生產企業的重要原材料,天然礦石(鐵礦石)經過破碎、磨碎、磁選、浮選、重選等程序逐漸選出鐵。是含有鐵元素或鐵化合物能夠經濟利用的礦物集合體。凡是含有可經濟利用的鐵元素的礦石叫做鐵礦石。鐵礦石的種類很多,用於煉鐵的主要有磁鐵礦(Fe3O4)、赤鐵礦(Fe2O3)和菱鐵礦(FeCO3)等。鐵礦石轉化為Fe3+。在強酸性條件下,Fe3+可通過SnCl2還原為Fe2+。Sn2+將Fe3+還原完畢後,甲基橙也可被Sn2+還原成氫化甲基橙而褪色,因而甲基橙可指示Fe3+還原終點。Sn2+還能繼續使氫化甲基橙還原成N,N-二甲基對苯二胺和對氨基苯磺酸鈉。
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鋼鐵行業可以利用外部環境利於中國鋼鐵業的機會,進行技術和產業升級,進行行業內的整合,發揮規模效益。鐵礦石寡頭們的日子最近不好過,最直接的原因是礦價下跌。然而,礦業巨頭們並沒有選擇減產,相反紛紛擴產,同時爭打「低價牌」,以淘汰其他高成本礦山。從數據來看,2014年9月26日的普氏62%鐵礦石價格指數是79.25美元/噸。該指數在2011年2月中旬最高達到過193美元/噸,在2013年2月還達到過160美元/噸,在2014年1月初還是134.5美元/噸。可見2014年該指數幾乎出現斷崖式下跌。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2013年我國鐵礦石進口8.19億噸,進口總額1057.28億美元。粗略測算,假定今年進口量持平去年,那麼以現在的價格,中國鋼鐵廠要比3年前的價格節省約5500億元(約900億美元)、比年初的價格節省約2800億元(約450億美元)。
這些節省下來的巨額款項自然內化為中國鋼鐵廠的新增效益。但是,據統計,2012年鋼企累計實現利潤只有15.81億元,同比下降98.22%。2013年實現利潤228.86億元。
鐵礦石價格是鋼鐵廠成本的最主要來源,出現礦石價格大跌而鋼鐵廠效益大滑坡的原因,除了稅費偏重以外,主要是因為中國的成品鋼鐵價格也大跌。從西本鋼材指數來看,2011年5月初該指數是5110,2013年2月下旬最高是4030,2014年年初是3600,而2014年9月29日該指數只有2920。中國鋼材價格大跌的原因,則是中國經濟增速下跌、房地產產業受到「雙限」因素影響而不景氣等等。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2-2016年鐵礦石行業市場調研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了解到,中國鋼材價格下跌幅度遠低於鐵礦石價格的下跌幅度。這說明中國鋼鐵行業和各企業,還有很多內功要練,讓投入成本大降的因素內化為企業的效益。再者,利用國際上和國內都已經齊備的鋼材期貨品種進行套期保值,這樣可以化解投入成本和銷售產品價格波動帶給鋼企的大部分風險。整個行業可以利用外部環境利於中國鋼鐵業的機會,進行技術和產業升級,進行行業內的整合,發揮規模效益。
這些年來,中國的環境壓力非常重,而鋼鐵業及其整個產業鏈條,包括與其相聯繫的採煤、發電等等對於空氣、水、土壤的環境壓力就非常可觀。而同樣這些年來,中國鋼鐵業也在著力進行環境保護和利用淘汰落後產能等進行產能壓縮。但是,中國的產能壓縮實際上並未達到目的。2011年,中國粗鋼產量占世界的45.4%,2012年則占全世界的46.3%。2013年中國粗鋼產量同比增7.5%至7.79億噸,占全球比重約48.5%。
因此,目前國際鐵礦石價格巨跌,有利於中國鋼企進行技術升級。而成品鋼材價格大跌,又倒逼中國鋼鐵行業的整合與淘汰落後產能,改善環境壓力。
更多鐵礦石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鐵礦石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