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我國煤化工行業發展情況與未來發展建議

我國煤化工行業發展情況與未來發展建議

2014-01-02 14:46:38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我國煤化工行業發展情況

  煤化工是指以煤為原料,經化學加工使煤轉化為氣體、液體和固體燃料以及化學品的過程。主要包括煤的氣化、液化、乾餾,以及焦油加工和電石乙炔化工等。煤化工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它的產品廣泛用於農業、鋼鐵、輕工和建材等相關產業,對拉動國民經濟增長和保障人民生活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我國傳統煤化工產品生產規模均居世界第一,合成氨、甲醇、電石和焦炭產量分別占全球產量的32%、28%、93%和58%。傳統煤化工產品處於階段性供大於求狀態,產能均有一定的過剩,主要是結構性過剩。

煤化工廠

  現代煤化工行業(包括煤制烯烴、煤制油、煤制天然氣和煤制乙二醇等)則處於示範發展階段,一批示範項目將於二三年內建成投產。目前,我國新型煤化工技術處於世界前列,一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現代煤化工技術正在產業化示範之中。現代煤化工產品主要是替代石油產品,潛在市場容量大,同時作為國家戰略性能源儲備的重要發展方向,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但受制於成本因素,產品市場尚處於成長階段。

  根據國家發改委在2006年制定的《煤化工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徵求意見稿)》內容,要求2015年和2020年,煤制油規劃年產分別為1000萬噸和3000萬噸;煤烯烴的規劃是,在上述時間點上年產分別為500萬噸和800萬噸,占烯烴總量比例分別為9%和11%。按照已編制完成的《甲醇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到2015年,我國甲醇總產能將控制在5000萬噸,甲醇企業數量控制在150家以內,建成20個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型甲醇企業集團。其中,大型企業甲醇產能比例占75%以上。為實現這一目標,「十二五」期間,將淘汰甲醇落後產能300萬-500萬噸。

  中國煤化工產業發展特點

  1、區域煤化工產業集聚初步形成

  近幾年,全國各地煤化工產業項目紛紛啟動建設,在國家產業規劃引導和地方規劃布局下,已經基本形成了蒙東、黑東、蘇魯豫皖、中原、雲貴和新疆等比較突出的產業集聚區域,產業集聚有利於區域煤炭資源的有效利用和上下游配套的完善,能夠加快形成規模化、多聯產和一體化的煤化工產業集群。

  2、新型煤化工發展快速

  新型煤化工是煤炭—能源化工一體化的產物,採用高新技術及優化集成,以清潔能源為主要產品。其優點是:能建設大型企業和產業基地,形成新型煤化工產業基地及基地群;能有效利用煤炭資源,實現不同質量煤炭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能達到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和環境友好。但新型煤化工也有耗水量大、建設資金投入多、技術及工程管理水平要求高等特點。

  近年來,新型煤化工產業發展迅速,如我國煤制烯烴、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煤制乙二醇等關鍵技術實現突破,相關項目進入產業化示範工程建設、運行階段。由於現代煤化工項目投資高,風險大,還需要在示範工程投產後,穩定運行一個時期,進行全面總結,評價技術的先進性、可靠性、確定資源消耗指標、考核經濟效益,並在高煤油價差的情況下,才能研究推廣應用。

  3、低碳排放的煤化工生產受重視

  低碳經濟的觀念深入人心。我國是一個富煤,而油、氣相對較少的國家,在低碳發展、綠色經濟的大背景下,煤炭清潔利用對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要意義,而如何通過捕集封存或再利用的方式減少煤化工產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正在得到我國煤化工行業的重視。

  當前,我國煤炭仍然占有70%的能源供應份額。未來煤炭資源的利用方式發展的主要產品是實現對傳統石油化工的補充或替代。隨著低碳經濟發展要求,基於低碳排放的現代煤炭高效清潔轉化和二氧化碳減排也日益受到重視。2009年,中國政府公布碳減排目標,到2020年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降低40%-45%。因此,構建基於煤氣化的現代煤基能源化工體系,實現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應當成為我國能源領域的戰略選擇。

  4、低階煤儲量豐富,低階煤開發利用技術受到關注

  我國低階煤儲量豐富,低階煤蘊藏量占煤炭儲量的50%左右,產量占目前總量的30%,除了儲量豐富外,低階煤還具有分布廣,價格低等優勢。低階煤的技術開發和利用逐漸受到研發機構和企業關注。關於低階煤的技術研發工作已經開展。2011年初,國家科技部啟動973項目「褐煤潔淨高效轉化的催化與化學工程基礎」,該項目圍繞褐煤的清潔高效轉化,通過若干技術的集成優化,有望突破褐煤大規模高效利用的技術瓶頸,豐富褐煤高效利用的化學基礎理論,彌補我國一次能源的不足,延伸甲醇產業鏈,為消化我國業已形成的大量甲醇產能提供技術基礎。同時,低階煤清潔高效梯級利用關鍵技術與示範也被列入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正在繼續完善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產業鏈。

  總體來看,我國低階煤提質及高效利用技術雖然仍處於試驗研究和工業化初始應用階段,但其技術開發工作逐漸得到研究機構和企業重視,低階煤利用技術研發成果的問世將快速推動我國對低階煤資源利用的進程。




  我國煤化工產業未來發展建議

  (一)政府層面

  1、立足科學規劃,依靠龍頭帶動

  依據國家出台的煤化工相關產業政策和「十二五」國家關於煤炭深加工升級示範項目建設要求,編制煤化工專項發展規劃,明確發展方向、發展重點和淘汰目標,合理適度發展煤化工。綜合運用產業政策、用地指標、環境容量和資源配置等手段,選擇適宜本地發展的煤化工產品。實施龍頭帶動戰略,延伸產業鏈帶動一批中小企業進入,形成上下游緊密結合的煤化工產業集群,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2、優化產業結構,加快技術升級

  提高地區現有煤化工產業的加工深度,提高經濟效益和競爭力。重點整合區域內煤化工產業,優化產業結構,提升資源就地轉化率和資源產出率。進一步延伸產品鏈,加大精細煤化工技術的研發,不斷豐富煤化工產品,拓展煤化工產品領域,控制低端產品產能規模、適度發展化肥等產品,重點發展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價值的高端化工產品與新材料,占領產業高端,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的企業和產品,增強地區煤化工產業競爭力。

  3、關注水資源的承載能力,把控煤化工發展方向

  充分考慮地區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能力,以總體水資源規劃為指導,定位地區煤化工產業發展方向,以充分利用地表水求發展,把保護水資源擺在經濟社會發展前置地位,新建、改建、擴建的煤化工項目,未通過論證評估的,不得批准取水,不得安排用水計劃,不得開工建設。同時,充分考慮當地環境的承受容量,堅持發展循環經濟,搞好資源合理配置,做到煤化工產業「三廢」排放的最小化。

  4、多模式籌措建設資金,拓寬融資渠道

  進一步加強銀企合作,爭取信貸支持,確保重點煤化工項目的建設資金。重點支持煤化工企業通過股票、企業債券及國內外戰略投資者等方式籌集建設資金。創新招商模式,加大招商力度,高起點、高標準建設煤化工項目,推動煤化工產業快速發展。緊抓煤炭資源兼併重組,加快研究小型煤礦企業退出機制,積極引導社會資金向新型煤化工產業投入。

  5、拓展銷售渠道,穩步推進產業發展

  加大宣傳力度,立足全球和國內市場,培育本地特色產品,創立名優產品,壯大龍頭企業,搶占國內外市場。在政策上給予積極扶持,制定相應優惠政策,給予正面積極引導。在運輸方面積極協調運力,保障煤化工產品的外運,同時限制原煤的開採外運,保證本地煤化工企業的原煤供應,倡導煤炭深加工,提高產業附加值。

  (二)行業層面

  1、加速煤化工行業規模化、大型化、一體化、基地化發展

  未來我國煤化工行業應堅持規模化、大型化、一體化、基地化發展模式,促進產業集群化、高端化發展,加速行業龍頭企業帶動,進一步延長煤化工產業鏈條,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提高企業層次、提高產品附加值。實現我國煤化工行業從工業消費品向生活消費品轉化,通過拓展加工深度,提高產品、產業的附加價值,突破煤化工行業發展瓶頸,逐步實現煤化工產業從「資源依賴型」到「資源效益型」,再到最終實現「資源生態型」的轉變。

  2、注重資源良性開發,實現社會經濟、生態多贏局面

  加強資源循環和能量梯級使用,積極構建開放式產業鏈,不斷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實現煤化工與建材、石油天然氣開採、煤層氣開採、化工、農業、食品等行業之間的循環利用。積極推廣清潔生產工藝,降低廢棄物產出率,加強「三廢」治理和循環利用,實現「三廢」無害化處理,減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煤化工企業社會責任感、著力增強行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提高我國煤化工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3、加速煤化工多聯產項目建設,促進產業耦合發展

  依靠煤液化、煤基甲醇和二甲醚、煤炭焦化等煤化工技術,在單位工藝(如有煤氣化和氣體淨化)、中間產物(如合成氣、氫氣)、目標產品等方面的互補性。將不同的工藝(包括產品再加工,如甲醇製取醋酸等)進行優化組合實現多聯產,並與尾氣發電、廢渣利用等形成綜合聯產,降低項目建設投資風險及目標產品的平均生產成本,提高煤化工項目的經濟性和抗風險能力。

  4、積極開發煤制油產品,優化能源結構

  針對我國石油資源短缺、煤炭相對過剩的現狀,以煤炭為原料,通過化學加工過程生產油品和石油化工產品,積極發展煤制油產業。優先開發現有「高能耗、高污染、資源型」產品以及國內需求量較大的石油化工產品的替代品。同時,加強煤制油與石油、天然氣加工項目優化組合,實現原料互補、產品優化整合、公用系統共享,提高產出、降低投資成本。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煤化工行業熱門資訊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煤化工行業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