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企業進入農村土地租賃市場以投資農業名義下鄉流轉土地

企業進入農村土地租賃市場以投資農業名義下鄉流轉土地

2015-01-01 10:00:56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當資本遇到農業,會撞出什麼火花?近年以來,越來越多的資本大佬進軍農業,聯想、京東、阿里巴巴、恆大等大企業陸續投資農業。資本大佬跨界玩農業,已經不新鮮。越來越多的知名企業進入,也引發新一輪「資本下鄉」大猜想。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發布的2014-2020年中國生態農業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了解,所謂資本下鄉,就是把城鎮工商業積累龐大的科技、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吸引到農村去,以解決農村面臨的困境。2014年末,政府發布 《關於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以下簡稱61號文),提出要加強對工商企業租賃農戶承包地的監管和風險防範,各地對工商企業長時間、大面積租賃農戶承包地要有明確的上限控制。

  這意味著,資本進入農村土地租賃市場,將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部分地方政府獎勵土地流轉租賃大戶並以之為「政績標杆」的現狀,將會被重新定義。新的一年,正在進行中的資本下鄉盛宴,將會發生哪些變局?

  資本為何愛農業?

  土地流入企業的速度正在全面加快。農業部官員此前透露,截至2014年6月底,全國家庭承包經營耕地流轉面積3.8億畝,占家庭承包耕地總面積的28.8%,其中流入企業的承包地面積已達到3864.7萬畝(占到了10%以上),呈逐年上升趨勢。

  相對應的,在全國範圍內,各行業明星企業均積極湧入農業市場。

  早在2009年的廣東兩會,網易CEO丁磊就高調宣布「養豬」;聯想控股於2010年開始涉足現代農業投資領域,並於2010年7月正式成立農業投資事業部;2011年2月,劉強東稱,要回老家租賃5000畝地種無農藥無污染的大米,於2014年推出「安心大米」。2014年8月,樂視宣布進軍農業;10月,噹噹CEO李國慶在微博中表示,噹噹準備圈地養羊,為推自有品牌「噹噹羊絨」做準備。

  記者通過權威官方渠道獲悉,在一些地方省會,流入企業的土地承包地面積占到了流轉面積的60%以上。

  在地方縣市,更多的房地產企業以及其他跟農業完全不相關的地方企業,也在積極進入農業。土地流轉大戶被作為榜樣的典型事例,屢見報端。

  2014年,湖北省一位領導在《求是》雜誌上發文稱,福娃集團流轉6萬畝土地建設有機稻基地;湖北春暉集團經過3年的發展,合作社流轉土地已由成立之初的6000多畝,擴大到目前的12萬畝;華豐農機專業合作社土地規模經營面積6.5萬畝。

  對於部分企業來說,農業被當做企業轉型的重要藍海領域。聯想集團將種植獼猴桃作為企業實施多元化發展戰略;某鋼鐵企業養豬,被視為在鋼鐵行業蕭條背景下,鋼企轉型計劃的一部分。

  當然,也有部分企業以投資農業的名義,下鄉流轉土地,隨即將土地閒置起來,暫時尚不清楚投資方向。

  資本盛宴新變局

  11月20日,國家印發61號文,提出加強對工商企業租賃農戶承包地的監管和風險防範。各地對工商企業長時間、大面積租賃農戶承包地要有明確的上限控制,建立健全資格審查、項目審核、風險保障金制度,對租地條件、經營範圍和違規處罰等做出規定。

  61號文明確提出要研究制定流轉市場運行規範,合理確定土地經營規模,各地要依據自然經濟條件、農村勞動力轉移情況、農業機械化水平等因素,研究確定本地區土地規模經營的適宜標準。

  事實上,資本下鄉一直備受爭議。一方面,資本要素帶來了社會資金,緩解了農業發展過程中投入不足的問題,還帶來了高新技術和先進管理理念;另一方面,資本也帶來了風險。

  「這是一項好政策。」2014年12月23日,中部某市農業經管局局長在地方經管系統培訓會議上解讀61號文時,語氣有些激動。他對「資本入農」呈謹慎態度。他表示,社會工商資本一定程度上能解決農業問題,但其資本也具有逐利性,還會帶來一系列監管問題。

  「工商企業進入農業,老闆下鄉是帶動老鄉,而非代替老鄉,工商企業應該更多定位於研發和後期銷售商。」他表示,一些地方政府,對於工商企業大規模租賃承包地,監管並沒有跟上來。

  另據農業系統相關人士透露,該政策出台的大背景,為全國審批制度削減改革之時,可見出台之不易,以及中央剎車工商企業大規模土地流轉的決心。目前當地正在積極制定實施細則,針對工商企業長時間、大面積租賃農戶承包地的,商定具體時間和面積上的上限控制指標。

  同時,記者此前採訪獲悉,2014年12月份,國家部委正從各地密集徵集工商資本准入監管和風險防範問題的建議,並有望出台規範工商資本下鄉的具體細則。徵求意見的重點包括各地對工商企業長時間、大面積租賃農戶承包地的上限控制等備受關注議題,探討租賃土地的面積和時間上限具體的界定標準。

  呼籲監管配套

  農業部部長韓長斌在解讀61號文時提到,此文體現了中央的意圖,是今後一段時期指導農村土地制度和農業經營制度改革的重要政策性文件。

  而在地方監管部門看來,當下農地改革最需要注意的是配套監管問題。如果地方在執行過程中監管跟不上,後患無窮。

  一方面,目前耕地流轉「非糧化」現象已經比較普遍。2013年末,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到武漢黃陂區採訪時,一位老村長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全村流轉土地1100畝,基本農田占300多畝,其中200多畝種蔬菜,100多畝種樹苗。種樹苗則屬於受讓方改變了土地農業用途。村長分析,種糧食能收300元,種蔬菜能收500元,而種樹苗能收700元。

  這種「非糧化」現象在全國各地非常普遍。2013年初,農業部經管司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提到據有關部門調查顯示,在一些地區工商企業租地種糧食的只有6%。工商企業到農村租賃土地,有兩個趨向,一是租期長,有的達到30至50年;二是面積大,動輒上千畝,有的高達幾萬畝。這就使原來自主經營的農民變為替人代工的僱傭工人,改變了農村社會結構,給農村社會治理帶來隱患。

  一位在湖北某市調研20餘天的研究人員告訴記者,在城市郊區,流入企業的土地,占到了當地土地流轉面積的70%到90%。

  其中一家企業在城郊流轉了3000畝地,每一畝租金年均800元,但隨即閒置起來。這意味著該企業每年繳納240萬租金,但並未看到地上種植任何作物。另外該企業還在繼續運作,希望租賃土地。這類花錢不種地的企業不在少數。

  另一位參與調研的研究人員反饋,他所在的小組調查了2個區,調查了10多家企業,只有一家企業因為給高校食堂供菜,可以保證賺錢。

  當然,這並不妨礙企業下鄉的熱情,省會城市的近郊,更是成為部分企業的必爭之地。

  一位農業部門官員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分析,許多企業不是真想搞農業,「反正圈地是絕對不會虧錢的,但是目前做農業是很難賺錢的」。他給記者劃分了三類心態,圈地的是一部分,拿農村政策的是一部分;第三種就是邊租邊等,等著土地被徵收,這在大城市郊區比較明顯。

  記者從湖北省農業廳和武漢市農業局獲悉,目前省市均在制定針對61號文的相配套政策。

  據武漢市農業局相關人士介紹,武漢市目前正在建立土地流轉面積分級備案制度、制定對撂荒地的處罰措施,設立工商企業流轉土地上限規定,建立工商企業進入農業資質審查制度,制定違規處罰措施等。另外武漢此前曾在幾個區試點的風險保證金制度,將在全市範圍內推行。

更多農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農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