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紅木家具市場門可羅雀 各大紅木價格較前期有所回落

紅木家具市場門可羅雀 各大紅木價格較前期有所回落

2015-01-01 11:35:52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紅木家具由於其保值增值功能和藝術鑑賞價值受到不少消費者追捧,在高端藝術品拍賣市場上經常能見到它們的身影,在家具市場上的價格也逐年水漲船高。然而,眼下紅木家具市場卻遭遇了寒流,前期漲幅過快或許是價格回調的原因。究竟需要多久才能走出目前的價格低谷,成為市場各方關注的話題。

  近來,紅木市場一改往日的紅火行情,原材料價格出現回落,一些品種甚至較前期高點跌去大半。紅木的價格為何出現回調?對於紅木投資者來說,目前的價位是否意味著機會?

  一度飆漲的價格

  傳統意義上的紅木是指紅酸枝,在我國北方俗稱「老紅木」,而在南方則被稱為「酸枝木」。目前被大家廣泛接受的紅木品種包括了《紅木國家標準》(2000年)中規定的5屬8類33種木材

  距離北京市170多公里的河北省大城縣,以地利之便,傳承了京作紅木家具的精髓。大城紅木文化產業園管理辦公室主任李潤澤對記者回憶起了當年的情形:「上世紀末,當地不少紅木工匠奔走全國各地,冒著嚴寒酷暑收購明清時期的老家具。當時,很多人對紅木的價值並不了解,在雲南的一個村子裡,有人見過一個3米長的明代海南黃花梨的案子,卻被當地人用來剁菜,非常可惜。按現在的價格,這樣一件家具興許能賣到上百萬元。」

  「隨著紅木家具價格的逐年攀升,當年工匠們收來的老家具現在基本都到了收藏家的手中,有時候會出現在拍賣市場上。市面上明清時期的老家具基本絕跡,普通投資者購買、收藏的主要是仿古家具,但就算是這些仿古家具,價格也漲得很快。以2000年當地生產的寮國大紅酸枝書櫃為例,當年的價格約為2萬元,放到現在可以賣到40多萬元,15年時間價格漲了20多倍,收益非常可觀。」李潤澤稱。

  除了幾萬元、十幾萬元這些普通投資者可以企及的價位,一些「高端玩家」更是令人瞠目。李潤澤介紹說:「就在上月舉行的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中,一個海南黃花梨筆筒,從9萬元起拍價開始便一路『狂飆』,出人意料地被叫到150萬元成交,成為該場的『黑馬』;2010年,在南京的一場拍賣會中,一把明代的宮廷御製黃花梨交椅以近7000萬元的價格成交,被戲稱為『第一把交椅』。」

  「一方面,紅木生長周期漫長,有的需要上百年,由於多年來過量採伐,珍貴的紅木資源逐年減少;另一方面,國內需求旺盛,自然導致價格水漲船高,舉例來說,上世紀90年代後期,質地較好的海南黃花梨木料價格每噸僅十幾萬元,而在近年紅木市場紅火的時候,價格一度飆升至每噸2000多萬元。」河北廊坊陶然居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葉雙陶告訴記者。

  中國紅木家具市場發展規劃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顯示,2013年,33種紅木樹種中的7種又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的紅木材種,需持有進出口許可證或者再出口證明才能進行國際貿易。而原材料進口受限,更是引發了當年國內紅木原木價格的飆升。

  「物以稀為貴。時至今日,中國紅木市場98%以上的原料依賴進口。」在葉雙陶看來,原材料的稀缺性才是多年來紅木市場整體向好的主要原因。

  在紅木價格暴漲的背後,還有一擁而上的追隨者。

  家住北京的陳先生是一位上班族,在工作之餘,常常光顧紅木市場考察行情。趁著紅木市場的火熱,跟幾個朋友做起了木材生意,也著實賺了不少。「2013年市場行情好的時候,原料價格隔幾個月就會上漲20%左右。因為只漲不跌,甚至有不少人借錢買料,只要識貨,基本上都穩賺不賠。」陳先生說。

  市場遭遇小「寒冬」

  往日熙熙攘攘的場景似乎還在眼前,如今的紅木家具市場卻門可羅雀。

  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各大紅木的價格均較前期高點有所回落,一些品種原料甚至出現「腰斬」。據葉雙陶介紹,以小葉紫檀為例,2008年初,小葉紫檀每噸價格60萬元左右,2009年初降至每噸十幾萬元;2009年下半年又開始一輪上漲行情,2013年最高漲到每噸150萬元左右,3年多時間漲了近10倍;而2013年底又開始回落,目前的價格是每噸60萬元左右。

  「2013年紅木原料價格的飆升,使得許多紅木企業一哄而上,整個行業缺乏足夠理性。」葉雙陶估計,目前有六成以上的紅木家具經銷商銷量下滑,甚至有的虧本經營。

  北京一位從事紅木生意多年的商人李啟明正切身感受著市場的寒意。「前些年我囤積了不少尚比亞血檀,當初買入的成本大約是每噸3萬多元,現在市場價卻只有每噸2萬元多一點,再加上保存費用,算是嚴重套牢!不知道市場什麼時候能好起來?」他向記者感嘆。

  根據中國木材與木製品流通協會紅木流通專業委員會的數據,2015年9月份,中國紅木進口綜合價格指數為145.4,同比下滑12.2%。

  葉雙陶認為,市場行情冷淡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紅木市場產能階段性過剩,在市場相對飽和之後,價格必然面臨回調;二是部分熱錢撤離導致價格回落,在市場上出現其他投資品種之後,會對紅木市場的資金形成擠出效應;三是雖然近幾年紅木整體市場發展很快,但家具質量良莠不齊的現象並沒有改觀,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的現象依然時有發生,也導致很多買家不敢輕易下手。

  據業內專家介紹,目前,紅木家具造假的手段很多,有些造假手段甚至就連資深的紅木收藏家都很難鑑別出來。

  由於紅木家具年代越久、色澤越深,色澤烏黑髮亮的效果要比剛成型的家具價格貴上好幾倍,有不少廠商會使用「著色油」造假,為家具增加「年齡」;還有在原木階段直接造假的,如明明是寮國紅酸枝,卻標上越南紅酸枝,明明是非洲草花梨,卻標上越南花梨木。

  李潤澤告訴記者,從紅木木材價值的角度看,印度小葉紫檀以及黃花梨堪稱頂級材料,紅酸枝次之,而緬甸花梨、非洲血檀,尤其是亞花梨則屬於入門級材料。另外,龍眼木、紅檀木並非紅木,但紋理、木質與酸枝、花梨很相似,只要掛上相應的標牌,價格就能翻上好幾倍,而血檀、科檀等冒充小葉紫檀,如果是外行人,一般都是看不出來的,有時候甚至不少有經驗的商家也上當受騙。

  另外,產品同質化突出、無序競爭激烈等問題也制約整個市場的發展。中國家具協會傳統家具專業委員會主席鄧雪松表示,「目前古典家具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在款式和工藝風格上,一半以上的產品在相互模仿」。

  紅木企業絕大多數是小而散的家庭作坊,缺乏設計人才,一直模仿較為暢銷的設計樣品。產品同質化導致了價格上的惡性競爭,特別是市場行情不好的情況下,一些企業為了回籠資金不惜虧本出售產品,更是加劇了價格的回落。

  整體回暖尚需時日

  不同於普通家具,紅木家具集藝術性、觀賞性和收藏價值等特質於一身,是很多消費者選擇購買紅木家具的主要原因。在一些收藏者看來,紅木家具不僅經久耐用,還可以傳承傳統文化,提升家居品味。作為傳統文化和藝術的載體,紅木家具凝聚著幾千年中華民族的智慧。明式家具簡潔大方,反映木材的天然之美;清式家具精雕細琢,給人以雍容華貴之感。

  而對於投資者來說,保值增值也是選擇紅木家具的重要原因之一。記者在北京市朝陽區古典家具城內遇到了前來選購家具的鮑先生。他告訴記者,之所以選擇紅木家具,不僅因為擺在家裡感覺有面子,更重要的是紅木可以保值增值。

  目前,隨著價格的下降,紅木家具對購買者的吸引力似乎正在增強。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紅木的價格變化,其中不乏一些剛置業裝修的年輕人。市場中,一些入門級的品種,如花梨木、酸枝木等因為相對較低的價格,銷量還算穩定。

  「低價木料的木材特性同樣優良,又因其市場儲備穩定,投資門檻低,對普通消費者而言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廊坊木華堂紅木家具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建領認為,「紅木家具的價值是由原料稀缺性以及手工藝複雜性所組成,當前紅木原材料價格正處於低谷階段,加之市場上產品供過於求,廠家更加注重提升產品加工質量來吸引消費者,因此目前正是紅木家具投資入手的好時機」。

  在鄧雪松看來,決定紅木價格最重要的還是原料。「因為目前紅木資源絕大部分依賴進口,國外的批發價格和國內的銷售價格之間的價格空間並不多。在全球名貴木材資源緊缺的背景下,國外的木材批發價格不會因國內的市場冷暖而發生明顯變化,因此紅木家具價格回調的空間也很小。」

  「從工藝上講,紅木家具通常為手工製作,製作周期長,工藝複雜,每一道工序都很精細,特別是家具必須使用榫卯結構,這種結構要求不能像普通家具那樣使用金屬釘和大量膠水,因此,人工成本也很難降下來。」葉雙陶認為,「目前,市場行情整體冷淡,在一些低端紅木家具清倉、拋貨的帶動下,當前市場上紅木家具大多數是在賣材料的成本價。從長期來看,紅木市場的上漲仍然是大機率事件」。

更多紅木家具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紅木家具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紅木家具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