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擾攘了半個多月後,格力最終選擇終止收購珠海銀隆。公司於11月16日收到珠海銀隆發出的書面告知函,被告知調整後的交易方案未能獲得珠海銀隆股東會的審議通過,珠海銀隆基於表決結果決定終止本次交易。因此,格力電器決定終止籌劃發行股份對珠海銀隆資產的收購。
今年8月19日,經過近半年的漫長停牌期後,格力電器連發35條公告,宣布以130億元作價收購珠海銀隆100%股權。但該收購方案一亮相便遭到了眾多中小股東的反對,最終在10月28日舉行的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被攔了下來。
「公司將繼續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改善公司盈利能力,提升競爭力。」格力電器強調,這次終止籌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不會對格力的發展戰略及生產經營造成不利影響。但家電業資深觀察人士賀揚卻認為,當前的終止收購不排除是格力與銀隆共同上演的一出「以退為進」雙簧戲,最終目的是以時間換空間,找到更好的併購方法。
終止收購
據格力公告顯示,在發行股票收購方案遭到公司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否決後,公司試圖調減或取消配套募集資金,同時將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股票發行定價基準日根據相關規定進行調整。
「在停牌期間,公司積極與珠海銀隆及其主要股東進行溝通協商,並結合中小投資者的意見對本次交易方案進行優化和調整;督促中介機構對調整方案進行論證,並對申請材料進行修改完善;督促珠海銀隆以及各交易對方加快進度履行內部決策程序。」格力始終沒有對外披露調整後的收購方案,僅稱新方案因為無法獲得銀隆股東會通過而被迫終止。
根據8月公布的最初方案,格力擬130億作價收購銀通投資集團等21名交易對象持有的珠海銀隆100%股權,同時向8名特定對象以非公開發行股票方式募資不超過97億。其中,公司控股股東格力集團擬認購當中的41.88億元,員工持股計劃擬認購不超過23.8億元,是第二大認購主力。
消息一出,馬上在各大股吧引起了熱烈討論,格力中小股東普遍認為上述收購方案總作價過高,將嚴重稀釋股權,影響中小股東的利益。據格力後來回應深交所的重組問詢函公告顯示,珠海銀隆的資產估值僅為52.12億元,負債合計13.34億元。而格力電器給出的收購價格為130億元,溢價率達2.6倍。
為了釋除市場疑慮,格力曾於8月23日及10月21日兩次組織全國媒體對珠海銀隆業務進行實地考察和調研,並多次在董明珠自媒體上更新銀隆的技術突破和最新斬獲的訂單。董明珠當時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在這起上百億元的收購案中,格力看重的是銀隆所掌握的鈦酸鋰電池技術,收購不僅能讓格力快速切入新能源電動汽車領域,更重要的是在儲能業務上大有作為。
「在發展戰略上,進軍汽車對於董明珠來說,是格力轉型志在必得之舉;在發展策略上,如果完全不增發新股,而是利用自有百億資金收購銀隆,恐將拖累空調等主業發展,必須要『以退為進』以時間換空間,找到格力收購銀隆的最佳手段。」賀揚認為,對于格力電器以及董明珠來說,面對已經見頂的空調業務,加上海爾、美的等對手先後藉助國際化併購找到新增長動力,格力必須要迅速找到能夠馬上納入上市公司報表,讓公司快速步入量增利長的新業務。
近年來,隨著國內空調市場逐步進入成熟飽和階段,格力加快了多元化步伐,並先後進入模具、智能裝備以及手機領域。但家電業資深觀察人士劉步塵認為,格力的多元化重點應該放在以機器人為主的智能裝備上,同時想方設法把晶弘冰箱和大松小家電做上去,而不是做手機和造車。
「珠海銀隆的優勢領域新能源客車主要客戶是政府機構,帳期一般較長,作為上市公司,格力首先要解決好收購後財務死帳有可能激增的問題;其次,國家對新能源的政策經常變動,一旦不支持了企業經營風險會很高。」劉步塵表示。
誰能雪中送炭?
資料顯示,珠海銀隆業務主要覆蓋鋰電池材料、電池、動力總成、整車、智能電網以及調頻調峰儲能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儘管銀隆近年發展迅速,但對資金的需求也十分大。
據記者了解,在格力提出收購之前,珠海銀隆就分別在去年6月和今年2月進行了兩輪融資,包括中信證券、華融資產、東方資產、陽光保險、三峽資本、北京公交等20家企業向珠海銀隆注入了數十億元。
銀隆新能源董事長魏銀倉在格力收購銀隆媒體溝通會上坦承,公司目前正處於關鍵發展階段,對資金需求較大,同時對與格力之間的「對賭」協議也直言不諱。「既然銀隆的高管團隊簽訂了這個對賭協議,我們就有信心實現協議上的要求。」魏銀倉向記者表示。
此外,據魏銀倉此前透露,公司計劃未來五年投資約350億元,完成各類新能源汽車共約65萬輛,實現儲能超過1500MWH,動力電池總產量超過40億安時,奧鈦鈦酸鋰材料總產量達4.23萬噸,充電站產量近1.5萬台。
分析認為,要完成如此龐大的投資計劃,珠海銀隆的資金缺口非常大,除非格力調整後的方案無法接受,不然銀隆股東會不會輕易反對。事實上,對于格力與銀隆的姻聯,早就有消息稱當初是珠海市國資委牽線的「拉郎配」。
據後來曝光的格力電器股東大會現場錄音顯示,當初談判時,格力電器「給了珠海銀隆現金選擇權利,但珠海銀隆的股東不願意拿現金,願意拿股票」,這樣國資股東就會面臨被攤薄的問題,「如果不做定向增發就失去了控股權。」因此,格力電器順勢推出了員工持股計劃。
雖然收購銀隆方案最終未能獲得通過而終止,但在此期間卻發生了一個小插曲,那就是珠海市國資委對外確認,董明珠已經在10月18日被免去格力集團董事長、董事、法定代表人職務。儘管後來雙方口徑一致地表示這是基於廣東省紀委等部門最新文件的要求,不過還是引發了業界相當多猜想。
據了解,在最初的員工持股計劃中,包括董事長董明珠、常務副總裁黃輝、董事孟祥凱、副總裁望靖東、副總裁莊培、副總裁劉俊等8名高管的認購比例占44.2%。其中,僅董明珠個人就出資9.37億元,占據了員工持股計劃的39.5%。
若定增收購成功,加上之前董明珠本人持有的4428萬股,增發完成後,董明珠的持股比例將從目前的0.74%上升到1.3%,從第十股東升為第四,同時對格力的控制也達到了歷史新高。
「錦上添花的人很多,但雪中送炭的人很少。經營企業難免遭遇困境,困境之中更要注重心態,永遠當一個施捨者,而非被施捨者。這樣才能讓企業更加良好的發展。」董明珠在《我是創始人》創業真人秀節目中這樣說道。面對當前局面,格力又不知道能否找到那個雪中送炭的人?
「這次格力的公告並不是從格力方面宣布,而是由銀隆決定終止,同時從格力承諾至少在一個月內不再發起重大資產重組的態度來看,格力進軍汽車行業的好戲,才剛剛上演。」賀揚稱。更多相關電器行業資訊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電器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