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一年一度的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上,國資委部總結了2016年改革成果,並公布了2015年111家央企負責人2015年度稅前薪酬,以及2017年改革計劃:國有企業效益實現穩定增長;中央企業利潤總額力爭同比增長3%、努力達到6%。
日前,國務院國資委公布了負責管理的111家企業負責人2015年度稅前薪酬,這是央企高管薪酬首次全面公開亮相。
據統計,111家企業中,稅前年薪最高達到120萬元,比較低的則為40萬元左右,多數央企負責人年薪在50萬元到80萬元之間。
在這111家央企中,有6家鋼鐵及相關行業的央企,即:鞍鋼集團公司(下稱「鞍鋼」)、寶鋼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寶鋼」)、武漢鋼鐵(集團)公司(下稱「武鋼」)、中國五礦集團公司(下稱「中國五礦」)、中國中鋼集團公司(下稱「中鋼集團」)以及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新興際華」)。上述6家央企的負責人2015年度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基本分布在40萬-50萬元(除任職不滿一整年的)。
其中,新興際華負責人薪酬在上述6家央企中最高。除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沙鳴因2015年任職時間不足一年外,其餘9名負責人稅前報酬均超過60萬元。而集團一把手劉明忠以71.87萬元摘得鋼鐵及其相關行業央企負責人中的最高報酬,比排名第二的時任寶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樂江超出10萬餘元。
值得注意的是,鋼鐵及其相關行業央企負責人整體薪酬水平在央企中處於低位。業內人士分析,鋼鐵行業的困境被認為是拉低央企負責人薪酬水平的主要原因。
以形勢最為樂觀的新興際華來說,其經營業務並不僅限於鋼鐵,主營業務板塊共有有金屬冶煉及加工、輕工紡織、裝備製造、商貿物流、產權投資與資產管理、現代農牧業等。是產銷量位居世界首位的球墨鑄鐵管研發生產基地,國內最大的鋼格板研發生產基地;是國內最大的後勤軍需品、職業裝、職業鞋靴、高端紡織品研發生產基地。
而武鋼負責人報酬在6家央企中墊底,即使一把手馬國強也僅有43.34萬元。武鋼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武鋼股份(600005)在2015年以巨虧逾75億元摘得「虧損王」帽子。另外,除黨委常委、紀委書記鍾統林報酬剛剛超過40萬元外,其餘6人均處於36萬元左右。
不過,自2014年9月份便爆出千億債務危機的中鋼集團,其負責人在2015年度獲得的報酬整體水平卻僅次於新興際華和寶鋼,4名負責人報酬均超過50萬元。
2017年是央企改革落地年,也是地方國企改革取得明顯成效之年。會議要求,加快各項改革政策落實落地,儘快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實效。據悉,今年的央企改革任務不同於去年多次提及「加快」,而是強調「突破」。
會議指出,2016年,全國國資監管系統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43.6萬億元,同比增長4%;實現增加值10.4萬億元,同比增長7.4%;實現利潤總額2.3萬億元,同比增長6.3%;上交稅費總額3.3萬億元,同比增長4.8%。
而在2015年,中央企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2%,上繳國家財政收入同比增長4.7%。
相比2015年,2016年央企經營業績明顯好轉。其中,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3.4萬億元,同比增長2.6%;實現增加值6.1萬億元,同比增長5.2%;實現利潤總額12326.7億元,同比增長0.5%,扭轉了收入利潤雙下降的局面,實現了效益恢復性增長目標。
對於2017年的目標任務,此次會議提出,中央企業利潤總額力爭同比增長3%、努力達到6%。
除了利潤增長目標,此次會議還提出,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資源配置效率為目標,紮實推進各項改革措施落地,不斷激發企業活力。國有資本布局結構不斷優化。通過深度整合重組,突出精幹主業,持續優化國有資本配置,提升國有資本運行效率,放大國有資本功能。
對於改革「突破口」,2016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明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在此次會議上,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表示,今年將積極探索集團層面股權多元化改革,全面完成國有企業公司制改制,支持央企間、央企與地方國有企業交叉持股,大力推進改制上市工作,力求包括集團層面在內的混改有所突破。
除了央企層面中石油、中國聯通等發布混改信息外,近日地方兩會上,混改也成為今年部分地方政府的工作重點。繼甘肅、新疆、寧夏等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有推進混改相關表述後,1月15日,吉林省代省長劉國中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表示,今年的任務包括要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作用,放大國有資本效應,將篩選10戶以上國有企業,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
相比於2016年央企負責人會議多次提及「加快」的字眼,這次會議則提及,國有企業改革實現「重要突破」。李錦表示:「從加快到突破,表述的變化意味著今年的改革要出實效。」
郝玉峰也表示:「今年來政府和市場對混改的期待都比較高,推進力度也比去年大,今年部分企業的混改也有望形成示範效應。」
更多鋼鐵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鋼鐵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