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紙是一種具有發展前景的材料。我國紙及紙板生產企業約有3600家左右,生產能力約7000萬噸,其中合成紙全年用量為3-4萬噸,主要為進口,基本全為PP合成紙。以下是合成紙市場現狀分析。
合成紙又稱聚合紙或塑料紙,是以聚乙烯,聚丙烯為主要原料,經過擠壓延伸製成薄膜,然後進行紙狀化處理,賦予其天然紙的特性,如白度,印刷適應性等,而得到的材料。
合成紙由於具有較高的強度,耐折度。耐濕度;平滑性好,有較高的白度和良好印刷性能;耐水性好,浸水後也不破損,因此,合成紙的用途非常廣泛。在印刷出版方面,合成紙可以印刷耐水報刊、書箱、地圖、日曆、卡片。在商業包裝方面,可用於製造禮品袋、西裝袋、購物袋、包裝容器盒,也可用於食品、藥品、化妝品的外包裝。在建築方面,可用於做彩色貼面紙等。
通過對合成紙市場現狀分析,合成紙在國外已有三十多年的發展史,尤其在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已開發國家,中國台灣地區起步較早,發展較快。隨著全球環保意識的加強,普通纖維紙造成大量污染,加快了合成紙的發展,新的合成紙品種的不斷出現,擴大了合成紙的應用範圍。目前,合成紙產品的世界銷售額每年以10%的速度遞增,合成紙部分取代普通纖維紙的步伐在加快。
我國紙及紙板生產企業約有3600家左右,生產能力約7000萬噸。2005年我國規模以上紙及紙板企業工業總產值2622億元,較2000年增長146.7%,年均增長19.8%;資產總計3228億元,較2000年增長61.9%,年均增長10.1%;銷售收入2546億元,較2000年增長152.1%,年均增長20.0%。「十五」期間,我國造紙工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我國合成紙起步較晚,市場開拓不夠,目前全年用量為3-4萬噸,主要為進口,基本全為PP合成紙,用作服裝袋、手提袋、編織袋、膠版印刷、絲網印刷、廣告噴繪、書本、印刷商標等,其中廣告噴繪用量占40%、印刷商標用量占15%、編織袋、膠版印刷、絲網印刷用量各占10%,手提袋、服裝袋用量占10%、書本用量占5%。按厚度規格用量劃分,40μm-50μm用量占30%、90μm-150μm用量占40%、其它厚度用量占30%。
隨著全球環保意識的加強,世界各國對印刷行業節能、降耗、減排、綠 色、安全要求日漸提高。綠色印刷已經成為全球印刷業未來發展的主流,發展綠色印刷也已成為我國印刷業「十二 五」發展的主攻方向。由於印刷業是我國新聞出版業中市 場化程度最高的部分,經過多年的競爭磨礪,在國際市場 具有明顯的比較成本優勢,市場份額穩步增長,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而在國內市場,文化市場的繁榮和創意產業的發展,國民經濟相關產業的穩定與持續增長,都將為印 刷業提供更大的市場空間。因此,在「十二五」期間要抓 住時機,及時採取有力措施,通過推行綠色印刷戰略,加 快印刷產業發展方式轉變,推動整個印刷產業實現轉型和 升級。
綜上所述,合成紙被稱為環保紙,筆者相信因為這個特點在未來合成紙將改變我國造紙行業現狀,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以上是合成紙市場現狀分析。
更多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