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電子報告 >> ic >> 2025年ic精選報告報告

精選報告

IC行業銷售額呈逐年上升趨勢 應用領域不斷擴展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IC也叫做集成電路,主要應用在工業控制、汽車電子、計算機、網絡通信等領域,目前計算機和網絡通信是使用ic最多的行業。

  ic是一種很小的電子設備或元件。利用特定的技術,將電晶體、電阻、電容、電感器等器件和布線連接起來,製成一塊或數塊半導體晶圓或介質襯底,再將其封裝於管殼中,形成所要求的電路功能;該系統實現了各部件的結構一體化,實現了微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的目標。

  全球ic行業發展狀況

  近年來,隨著工業設備、通信網絡、消費電子等終端應用市場的不斷發展,全球ic市場的需求量穩步提升。根據數據,全球ic市場規模呈周期性增長趨勢,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3,351.68億美元增長至2022年的4390.00億美元,預計2023年將持續保持穩定增長,市場規模將達4,694.03億美元,2015年至2022年間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達到5.77%。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ic行業發展

  我國高度重視ic行業的發展,多年來出台多項政策支持我國ic的發展。2020年11月份,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正式將ic寫進中國「十四五」規劃,旨在健全我國社會主義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突破我國在ic領域的關鍵技術難關。

  在一系列政策扶持下,近年來,我國的IC行業銷售額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到了2022年,其銷售額達到了1045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8.2%。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的IC進口量為3247億台,較2021年同期增加436億台,同比增加11.8%;與2021年同期相比,進口總額達到1132984.6萬美元,同比增加5%。

  目前,我國大陸本土IC企業排名前十的分別為長電科技、通富微電、華天科技、沛頓科技、華潤封裝、寧波甬矽、蘇州晶方、頎中科技、紫光宏茂、新匯成。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消費電子產業的快速發展,消費者對產品性能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而低功耗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低功耗的電源設計已成為制約電子產品設計的一個重要因素,低功耗、高性能的ic將會得到廣泛的應用。

  展望未來,ic已經成為許多行業重要的元器件之一,它的發展關乎到我國的經濟,國家近幾年都陸續投入巨額資金支持ic行業的發展。

2023年ic行業競爭分析:ic企業數量增長迅速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我國ic上市公司有中芯國際、紫光國微、長電科技、華天科技等。我國是ic的製造和消費大國,在世界ic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2023年ic行業競爭分析。

  近些年來,在國家政策扶持以及市場應用帶動下,我國ic產業保持快速增長,繼續保持增速全球領先的勢頭。ic行業競爭分析指出,受此帶動,在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中,ic設計業始終是國內ic產業中最具發展活力的領域,增長也最為迅速。

  ic行業競爭梯隊

  從上市企業的總市值情況來看,2022年中芯國際、紫光國微和韋爾股份總市值遙遙領先,中芯國際總市值達到3238.21億元,紫光國微總市值達到1358.77億元,韋爾股份總市值達到1277.07億元。ic行業競爭分析指出,其次是兆易創新、納思達、華潤微、瀾起科技,總市值超過500億元。

  從營業收入來看,2022年中芯國際營業收入高居榜首,營業收入達到356.31億元;長電科技、太極實業營業收入次之,分別為305.02億元和242.89億元。

  從淨利潤來看,2022年中芯國際、韋爾股份、長電科技位於行業前三名,淨利潤分別為112.03億元、45.46億元和29.60億元。

  龍頭企業經營情況

  中芯國際:中芯國際已在上海建有一座300mm晶片廠和三座200mm晶片廠,在北京建有兩座300mm晶片廠,在天津建有一座200mm晶片廠,在深圳有一座200mm晶片廠在興建中,在成都擁有一座封裝測試廠。中芯國際還在美國、歐洲、日本提供客戶服務和設立營銷辦事處,同時在香港設立了代表處。此外代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經營管理一座300mm晶片廠。

  紫光國微:是國內最大的集成電路設計上市公司之一。ic行業競爭分析指出,公司以智慧晶片為核心,聚焦數字安全、智能計算、功率與電源管理、高可靠集成電路等業務,是領先的晶片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商,產品廣泛應用於金融、電信、政務、汽車、工業互聯、物聯網等領域。

  韋爾股份:2022年5月,入選福布斯2022全球企業2000強榜單,排名第1659位。2022年7月,位列2022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第472位。2022年8月,入選福布斯中國發布的2022中國創新力企業50強榜單。2022年8月,位列福布斯《2022中國數字經濟100強》第37名。2022年8月,入選《2022中國品牌500強》榜單,位列216位。2022年9月6日,入選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的「中國大企業創新100強」榜單,排名第14位。

  目前,在ic設計企業中,韋爾股份競爭力排名較高;ic製造企業中,中芯國際競爭力排名較高;ic測企業中,長電科技競爭力排名較高。

  綜合來看,在物聯網產業快速發展下,我國ic產業將持續穩定發展,未來市場前景廣闊,應用領域也將不斷擴大。

  以上就是2023年ic行業競爭分析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2023年ic行業產業布局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ic在智慧醫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領域被不斷使用,2023年我國ic行業將快速發展,應用領域也將不斷擴大,以下是2023年ic行業產業布局。

  作為國家的支柱性產業,也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力量。ic行業產業布局指出,目前,ic的應用領域不僅覆蓋消費電子、汽車電子、計算機、工業控制等傳統產業領域,更在物聯網、雲計算、無線充電、新能源汽車、可穿戴設備等新興市場獲得新的機遇。

  ic行業產業布局

  ic產業是高技術、高投資、高風險的產業,其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長期支持。2020年,在國家政策扶持帶動下,我國ic行業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國內ic產業規模從2015年的2159億元上升至2022年的7562億元,複合增長率達到19.62%,預計2023年ic產業規模將達8520億元。

  目前,長江三角洲地區已初步形成了包括研究開發、設計、晶片製造、封裝測試及支撐業在內的較為完整的ic產業鏈。

  產業布局模式分析

  南京市打造「一核、兩翼、三基地」的產業地標,力爭每個產業地標建成一家全國有影響的產業創新平台,實施ic與半導體裝備產業基礎能力再造工程。

  無錫市簽約引進天津中環集成電路用大直徑矽片研發生產項目、上海華虹無錫基地項目等。ic行業產業布局指出,不僅填補了產業上游材料生產環節這個「缺環」,而且在晶片設計和自主智慧財產權方面補齊了短板,提升了產業附加值,形成了ic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合肥市推進ic與本地新型顯示、裝備製造、家電等主導產業深度融合,分別在高新區(智能家電、汽車電子)、經開區(存儲、裝備)、新站高新區(顯示驅動、材料)形成產業集聚,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上海市推進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提升紫竹、楊浦、漕河涇、嘉定、臨港、松江G60科創走廊等區域創新發展能級,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釋放創新鏈的動力效應,全面實施ic的「上海方案」。

  整體來看,隨著我國晶片、傳感器、存儲器等行業對ic需求的不斷上升,預計我國ic產業規模到2023年將突破8500億元。

  以上就是2023年ic行業產業布局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個性定製報告需求

個性定製

小提示:勾選提交定製
勾選要了解的ic報告定製需求 X
可研報告

ic精選報告報告欄目為您提供ic精選報告、ic精選報告報告,您可以點擊免費查看具體ic精選報告報告摘要及目錄,感謝您查看中國報告大廳ic精選報告報告欄目。中國報告大廳有著十年的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經驗,買報告上報告大廳。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