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智能坐便器行業政策如何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以下是由中國報告大廳小編為你整理的2015年智能坐便器行業監管分析:
去年中國遊客到日本搶購馬桶蓋的消息,讓智能馬桶蓋一炮而紅。儘管有報導說,日本馬桶蓋大都產自中國浙江,國產的質量並不差,但近日國家質檢總局的一份抽檢報告顯示,智能馬桶產品四成不合格,大部分問題集中在耐熱耐燃性能上,有可能火燒屁股。
對捨近求遠、崇洋媚外者的譏諷之聲尚未遠去,質檢總局就給出這麼一份火燒屁股的報告,是不是有一種啪啪打臉的感覺?
對於耐熱耐燃性能差,有業內人士認為,智能坐便器國標無相關標準,這次檢測用的是家用電器的標準,言外之意是監管部門搞突襲,怪不得這些廠商。然而,智能馬桶蓋用電源加熱,又實實在在地是一件家用電器。如果它達不到家電耐熱和耐燃的強制性要求,很可能在使用中發生故障或者事故。近年來各地馬桶蓋冒煙、起火的事故已經不算稀奇,為什麼不少廠家卻不注重提高耐熱耐燃性能呢?
廠商說不了解產品標準,更像是在打馬虎眼。日本的馬桶蓋大都產自中國浙江,而日本的產品質量監管素以嚴格著稱,違規者往往要付出傾家蕩產的代價。銷往日本的受追捧,國內銷售的卻可能燒屁股。有沒有廠家對兩國市場搞兩套標準?
四成不合格的馬桶蓋不僅僅是火燒屁股的安全問題,還會降低「中國製造」的信譽與標準,「賣給國人的東西總不如出口給洋人的」,影響國民對國貨的信賴與支持,嚴重阻礙中國產業的創新、發展和進步。
智能馬桶監管不能「出口轉內銷」。監管部門要儘早出台智能馬桶的詳盡質量標準,建立健全監管制度,為廠商和消費者釐清合格產品的界限,使各方都可依規而行,不允許自行其是甚至以次充好,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同時,廠商要提高品牌意識和創新能力,強化行業自律和企業責任,切實維護消費者利益。唯有如此,智能馬桶才能不燒屁股,智能馬桶的質量才能不打臉。更多相關智能坐便器行業政策分析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智能坐便器行業市場調查報告》。
更多智能坐便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智能坐便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