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冷劑主要用於家用空調、車用空調和冰箱等領域,已開發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制定了不同的淘汰路線圖,使用較多的製冷劑是CFCs和HCFCs,以下是製冷劑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全球主要國家對臭氧層保護已形成共識,部分國家已有實際行動。製冷劑行業分析指出,1989年為進一步落實維也納保護臭氧層公約,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主持,在加拿大蒙特婁召開控制含氯氟烴的各國全權代表會議上通過的有關控制耗減臭氧層物質的國際草約。
製冷劑行業發展現狀指出,製冷劑又稱冷媒、致冷劑、雪種,是各種熱機中藉以完成能量轉化的媒介物質。這些物質通常以可逆的相變(如氣-液相變)來增大功率。如蒸汽引擎中的蒸汽、制冷機中的雪種等等。
2013年我國正式實施了ODS用途HCFCs的生產和消費凍結,並對HCFCs生產和消費實行配額,HCFCs總配額43.4萬噸,其中國內ODS用途生產配額為31.6萬噸。
根據蒙特婁議定書的淘汰要求,我國需要在2025年將HCFCs消減至基線水平的90%,2025年和2030年削減基線水平的35%和67.5%,到2035年實現全面淘汰。2020年已順利完成目標。2020年R22生產配額較14年削減了11%,並一直維持著較為穩定的水平。
我國製冷劑產能以R22和部分三代製冷劑為主,行業集中度較高。我國製冷劑中產能最大的品種仍是二代製冷劑R22,全國產能達63萬噸,年產量維持在40萬噸以上。除R22外,國內也擁有眾多性能優良的三代製冷劑產能,包括R32、R134a、R125等。
從產能分布看,主要製冷劑品種產能均集中在巨化股份、東嶽集團等少數幾家企業,CR10均在80%-90%左右,行業集中度較高。
目前,我國政府正在力推傳統汽車向新能源汽車的轉型,這為HFOs等環保製冷劑的發展創造了很好的機遇。製冷劑行業發展現狀披露,到2025年,自主品牌純電動和插電式新能源汽車年銷量突破100萬輛,在國內市場占70%以上;到2020年,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車年銷量300萬輛,在國內市場占80%以上。因此,新能源汽車在國內的快速發展也會帶動環保型製冷劑在此領域得到大量應用的可能性。
此外,隨著國家加大對空氣污染的治理,煤改電、煤改氣正在全國如火如荼的進行,政府也出台了各種優惠以及補貼政策推動空氣源熱泵的改造,其每年的增長率超過25%,增長來自於兩大區域,一是嚴寒地區用熱泵採暖技術對分散式戶型進行供暖,二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夏熱冬冷地區)用熱泵來供暖和製冷,由於大部分空氣源熱泵都是用製冷劑來換熱,因此隨之帶來的製冷劑消耗也不容小覷,以上便是製冷劑行業發展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