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印表機又稱三維印表機(3DP),是一種累積製造技術,即快速成形技術的一種機器,它是一種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特殊蠟材、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列印一層層的粘合材料來製造三維的物體。以下為3D印表機市場規模分析。
3D列印設備製造技術、3D列印材料技術、3D設計與成型軟體開發、3D列印工業應用研究等方面研究成果豐碩,雷射直接加工金屬技術、生物細胞3D列印技術等已經處於世界先進水平。另外,我國也積極與國際知名企業進行合作,引進吸收國外先進技術,使我國3D列印技術整機生產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國內部分企業已實現了一定程度的產業化,部分可攜式桌面3D印表機的價格已具備國際競爭力,成功進入了歐美市場。
我國3D列印技術研究起步於上個世紀90年代,技術研發任務主要由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多所知名高校和部分專業研發機構承擔。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國3D列印技術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3D列印技術專利申請數量逐年增長,以10%的份額,占據世界第3的位置。
目前,國產3D列印企業還處在發展上升期。3D列印設備的研製生產主要有2種形式,一種是以北京殷華、陝西恆通智能機器、湖北濱湖機電為代表的部分企業,依託高校研究成果,對3D列印設備進行產業化運作,實現了整機生產與銷售;另一種是以南京紫金立德為代表的部分企業,採取引進技術與自我開發相結合的辦法,實現了3D印表機的整機生產和銷售。
國內3D列印應用領域涉及行業眾多,其中應用領域前五的是、消費產品、商用機器設備、醫學和學術理論建模,市場份額本別占到了31.7%、18.4%、11.2%、8.8%、8.6%。3D列印應用的分布,說明了其具備的優勢和特點,也說明了其所有的局限和不足。
世界3D列印行業權威研究機構Wohlers近日發布了其最新的2017年3D印表機市場規模報告。此報告是通過收集61家工業級印表機製造商,19家桌面級印表機製造商與材料開發商,以及100家服務商的數據寫出的,匯聚了來自31個國家的76位專家和組織的數據,可以說含金量相當高。
據統計,2016年,全球3D印表機市場規模達到了60.6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17.5億元),但增長率僅為17.4%,明顯低於2015年的25.9%。不過Wohlers認為,這種下降主要是因為業內最大的兩家企業(3D Systems和Stratasys)發展狀況不佳。這兩家企業的貢獻值為13.1億美元,占到了整個3D列印行業的21.7%。而如果不考慮它們,2016年全球3D列印行業的增長率就應該是24.9%,遠高於當前數字。
雖然目前我國3D列印產業仍處於產業發展的初期階段,但隨著國家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及產業化推廣的加快,未來3-5年國內3D列印或將迎來「窗口」期,潛在市場需求巨大。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3D列印產業規模將達到173億元,到2020年產業規模有望突破500億元,前景可觀。以上便是3D印表機市場規模的所有內容,需要了解更多關於3D印表機的報告請關注2017-2022年中國3D印表機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更多3D印表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3D印表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