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我國5G爆發式增長的一年。我國5G研發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產業發展水平持續提升,移動通信產業已形成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和巨大的運營市場,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日益顯著。
數據預測,到2030年工業網際網路將為我國經濟帶來累計3萬億美元的GDP增量,5G、雲計算、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等將是未來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驅動力,而5G網絡連接是基礎,特別是在工業網際網路時代,低時延、高可靠的網絡基礎設施是各行業深度互聯的基石。
受益於5G套餐滲透率不斷提升、傳統產業數位化轉型提速等,2022年上半年三大運營商業績均保持穩步增長的態勢,其中中國移動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均實現兩位數增長,中國聯通歸母淨利潤、中國電信營業收入也實現兩位數增長。
中國聯通宣布,2022年上半年其主營業務收入1610億元,同比上升8.3%。109.06億元的淨利潤,同比增長18.9%,其中歸屬母公司淨利潤47.86億元,同比增長18.7%。此外,中國聯通還擬以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0.663元(含稅),共計派發約20.19億元(含稅)。
中國電信發布2022年上半年業績。中國電信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402億元,同比增長10.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83億元,同比增長3.1%,按可比口徑計算淨利潤同比增長12%。中國電信擬以現金方式派發中期股息,每股派息0.12元。
中國移動2022年上半年陸續成立了礦山軍團、電力軍團、智慧園區軍團、智慧醫院軍團;中國聯通成立了裝備製造軍團、智慧礦山軍團、智慧鋼鐵軍團等9大行業軍團;中國電信則設立了12個產業研究院,精準覆蓋衛健產業、應急產業等重點行業。
截至目前,三大電信運營商均披露了2022年上半年業績。按可比口徑計算,三家運營商上半年淨利潤均實現雙位數增長。行業數位化轉型加速,為運營商帶來較大增長空間。今年上半年,三大運營商雲業務收入均實現翻倍以上增長。另外,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成為三大運營商未來資本開支的重點方向。
隨著5G標準的落地,車聯網、農業物聯網、工業物聯網等領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一系列概念將得到推進和落地,這些領域同時也會釋放出大量的就業機會。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5G技術具有高速率、低時延的特點,近幾年對於5G行業的投資事件和金額也在逐年增長。目前從5G市場的產業布局看來東部地區占比暫時領先,目前大部分應用場景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以下是2022年5G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經過三年多的努力培育,5G行業及應用已經完成了從0到1的突破,5G商用進入良性循環。在世界5G上,科技部副部長相里斌表示,全球已經有200多家運營商部署了5G商用網絡,業界預計到2022年底,全球5G連接數量將達到12億左右,同比翻番。隨著5G商用的深入,5G技術將推動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關鍵技術領域為各行各業賦能,形成跨行業融合的5G大生態。
5G行業發展前景分析數據顯示,我國5G行業投資事件數在2015-2020年間逐年上升,2021年投資事件數58起,較前年降低了21起。截至2022年7月11日,我國5G行業投資事件數為308起。2021年我國5G行業共發生投資58起,投資金額最高的為7月,當月發生投資事件4起,已披露投資金額達22.55億元。
5G專網包括超性能異構邊緣計算、動態智能網絡切片等核心技術,從邊緣計算和網絡切片兩大技術需求出發,對5G專網潛在應用場景進行分析。根據5G行業發展前景分析數據,預計到2025年將有十大主要應用場景有較大的商用市場規模,分屬於智能製造、醫療、車聯網三大垂直行業應用。
從我國5G建設的區域分布來看,截至2月份末,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5G基站分別達到71.9萬、32.4萬、36.6萬、9.7萬個,占本地區行動電話基站總數的比重分別為16.6%、14.8%、12.9%、14.2%,東部地區占比領先。
隨著邊緣雲和智能網絡切片技術的不斷進步、融合。加之部署範圍的不斷擴大,5G網絡的能力將不斷增強,5G專網運營將不斷進入政企客戶的高價值區域,向行業價值場景深入,才能獲得新的更大的收益。據5G行業發展前景分析預測,中國未來五年的工業製造、政府安防、交通物流、車聯網等行業的市場規模超萬億,且60%的市場新增價值在政企客戶,5G真正的應用場景80%在於工業網際網路領域,未來5G專網市場空間潛力巨大。
目前我國的5G市場應用在各行各業當中,並且不斷發展下5G行業將會滲透到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支撐數位化和智能化轉型的新型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