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玉石市場調研分析報告統計顯示,2010年,中國就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藝術品市場。玉石行業現狀分析顯示,玉石作為中國藝術品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備受關注,那麼我國玉石行業現狀如何呢?
供求關係微妙變化
根據中國玉石行業發展預測報告可以看出,從產品角度上說,現在玉器行業很少有註冊商標,成立自己的品牌的企業。在將自身的產品做專做精的同時,還要深度挖掘自身產品的文化內涵或是特性。當玉器產品做到一定高度很難突破的時候,賦予自身產品獨特地文化內涵,做成一種品牌,在客戶認可的情況下,形成一種固有的評判好壞或可做攀比的標準。擴大自身產品於其他競品之間的差異性,形成絕對領先和巨大的優勢。善奕者,謀勢,不善奕者,謀子,謀子者,一城一地之得失,謀勢者,以小博大,以弱勝強。大局之定也。
玉器行業現狀分析指出,真正把自己的產品做成一個產業鏈,每一個環節都有自己相對於同行的特有優勢。除了傳統的實體營銷,「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在以媒體為推廣工具的現代社會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也要跟上網絡時代的步法,和客戶的搜索購買習慣,主動出擊在網際網路上建設自己的網址,做一些引起目標客戶群體普遍關注的網絡營銷推廣,把自己的作品和成果推向社會,獲得業內專家和社會的認可,體現自己作品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玉器消費個性化時代來臨
玉石行業十二五規劃分析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預測,未來市場將出現兩極分化趨勢,消費層次將被拉開。一方面「好料高工」的產品將出現一個小眾高端的市場,這種趨勢將越來越明顯;另一方面大眾化消費的產品由於批量化生產,價格可能會相對便宜一些。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儘管國內玉器行業與收藏市場相應受到一定影響,但卻出現了「好工好料好賣」的情形,和田玉在價格坐標體系里呈現出階段性上升的情況。
玉器行業現狀分析發現,隨著人們經濟收入和文化素質水平提高,玉器行業現狀分析發現,中國白玉市場規模會越來越大。但從整個玉器行業現狀來看,未來發展道路上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這個行業發展可能受制於材質匱乏。和田玉材尤其是子料玉材的過度開採,使資源幾近枯竭。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隨著「盛世藏玉」的理念逐漸被消費者認同,玉雕行業的未來是光明的。
玉石市場現狀淺窺
玉石行業現狀分析統計發現,20世紀八九十年代,翡翠價格一路飆升,甚至超過和田玉。2009年以來,優質和田玉和翡翠價格均增長10倍。優質的玉料價格非常高,2015年在上海成交了一塊滿紅皮和田白玉籽料,重100克,成交價高達1000萬元人民幣。此外,現在玉器市場也非常注重工藝。我國古代玉作工匠一般不留名款,而現在著名的玉雕大師往往留有名款,這類作品深受追捧,價格昂貴。此外,玉器經不起巨資炒作,玉雕作品由於價格昂貴,難以進入「尋常百姓家」,因此受眾比較小。所以,藝術品市場火爆其實只是一個現象,它在整個經濟市場中只占據很小的地位。據玉石行業項目調研及投資預測研究報告統計,截至2011年,中國已註冊的藝術品交易商家有250家,藝術品交易總額達396.96億元,加上民間藝術品交易,中國藝術品交易額估計約800億元,而上海證券股票交易市場最平淡的一天的交易量就達800億元,可見中國藝術品市場並不大,藝術品市場的繁榮是整體經濟形勢促成的。書畫市場占整個市場的一半,瓷器市場占整個市場的四分之一,玉器市場排在第三位,與青銅器、木器、雜項等瓜分剩餘四分之一的藝術品市場。
然而藝術品與金融結合,將可能使人們更加注重藝術品的商品價值而忽略文化價值。玉器行業現狀分析發現,大量資本一旦注入玉器市場,優質玉料和優秀玉作將被強勢資本壟斷,成為融資、升值的工具。這些玉會被鎖進投資者的保險柜里度過多年的封閉期,這對藝術品的收藏是不利的。
市場規範需要行業自律
玉石行業現狀分析顯示,我國藝術品市場正處於初級階段,還非常不成熟。隨著時間的發展,人們對玉器市場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入,市場會逐漸規範起來。玉石的市場價值遠遠大於文化價值。在玉器交易中,買是為了賣,賣是為了買,人們不太關注玉石文化價值的趨向。所以,只有當玉石的文化價值大於市場價值的時候,玉石市場的亂象才會消失,這需要有比較純粹的藝術品收藏狀態才行。藝術的價值很難用金錢衡量,誠信是規範的基石,玉石市場的規範,最重要的是需要行業的自律。
更多玉石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玉石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