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玉石行業分析報告 >> 2015年我國玉石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2015年我國玉石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2015-11-30 20:00:04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據玉石行業競爭了解,當今中國,正面臨著一場全新的變革。「非常態」形勢下,已有的經濟結構、盈利產業和商業模式難以適應新的時代需求,而文化產業作為「中高速」增長的驅動力,它的大發展必將成為國家發展戰略的「新亮點」。現對2015年我國玉石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同樣,作為中國文化代表的玉雕,它的傳統「文化」屬性怎樣增添時代基因?它的手工行業特質怎樣轉化為現代「產業」結構,是這一傳統行業如何「變革」?如何「轉型」?必須面對的一個不可迴避的課題。

  什麼是「轉型」,用簡單的話說就是原來的業態已經不適應形勢變化,需要調整,需要轉變,需要摸索一條「與時俱進」,並「切實可行」的新路子,新方法。

  一、 中國玉雕的「問題」在哪裡?

  具有8000年歷史的中國玉雕,它的形成、繼承和發展,是沿著一條從祭祀到宮廷、衣冠到文玩、神秘到世俗的階層不斷下沉的軌跡。由於中國封建社會的特殊性,傳統玉雕所具有的農業社會屬性,不可避免的土地基因使得今天的玉雕市場成為一個極為特殊的市場。今天,大數據連接的網絡化時代,傳統玉雕的經營理念、經營模式已很難適合當今文化大發展的內在要求。

  (1)家庭式作坊加工模式

  幾千年來一成不變的「家庭式作坊加工模式」,運作至今,千年未改。作為主角的玉雕大師既是原料採購員、產品設計員、生產管理員,又是企劃員、接待員和銷售員,服務著一件玉雕作品產生的整個「產供銷」全流程,他們無暇顧及具有藝術品天然屬性的玉雕的質量標準和文化趣味。單打獨鬥型的「家庭式作坊加工模式」,由於缺乏定位、創作、營銷的專業性,忽視人員、崗位和部門的互補性,在現代產業結構的商業化競爭中,在藝術養份、作品質量和商業模式上,很難延續持久的戰鬥力。

  (2)各自為營式單打獨鬥布局

  農業社會的個人、姓氏和地域相連接的血親認同,形成了「家庭式作坊加工模式」。它的手工業態又放大成「以我為主」的「各自為營式單打獨鬥布局」。每個大師工作室都相信著自己的能力,堅守自足,鮮于合作,往往以己「身單力薄」之技,打開局面。一段時間內,看似各個大師工作室合力形成了「×派玉雕」、「×幫玉雕」,風起雲湧,各領風騷十幾年,實則是大環境所致。散沙式格局,終究難以形成經得起市場考驗的合力力量。

  (3)拼材質拼工藝的價值觀

  不可否認,當代玉雕無論從材料、題材、工藝和審美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滿足了現代人們欣賞、消費、收藏、投資和經營的各方面的需求。尤其是金融理念和產品的注入,客觀上建立了傳統玉雕的投資可行性,也逐漸形成了以「材質」認定玉雕作品優劣的公識。這種愈演愈烈的「拼材質」的「偽公識」,造成了 「麵粉貴於麵包」的不合理現狀,是非常不利於玉雕行業的健康發展的。同樣,一昧「拼工藝」而破壞天然原料美的作法也是不可取的。

  (4)模仿抄襲的生產現象

  當玉雕的商業價值被放大後,價值趨同是必然的。對於生產者來說,「拼材質拼工藝的價值觀」流行的結果是,什麼原料賣得好就做什麼原料,什麼題材產品賣得好就做什麼題材。這種「唯材質」、「唯題材」而造成的是產品的「模仿」、「抄襲」之風盛行,我們看到的是產品的千篇一律,作品的嚴重雷同。其實,工藝美術品雖然有實用功能性,但是在創作它並不等同於模仿或抄襲,這樣的結果也違背了中國玉雕8000年發展的藝術規律。

  (5)玉雕行業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初略估計,當前全國各地玉石雕刻者已達到了幾十萬人,若將整個玉石產生鏈上的銷售商、經紀人、投資者、收藏者都囊括進去,可能會有上百萬人在從事玉石行業。這是什麼概念?就行業的發展規模來說,這麼龐大的從業人群是有利於行業健康發展的,問題是玉雕行業的綜合素質極需提高。「家庭式作坊加工模式」的結果是,玉雕工作室「一室一樣」,玉雕生產者「一人一品」,製作者從文化上學習不夠、藝術上汲取不足,形成「千人一面」現狀;以「材質」認定玉雕作品優劣的結果是,銷售商、經紀人產品賣得好賣什麼,不從個性消費、文化需求和潛在市場上挖掘,對於生產者沒有正確的信息反饋;投資者、收藏者以「耳朵」下手,「唯名」,「唯獎」,不理性。

  (6)和田玉翡翠的價格不斷攀高

  和田玉、翡翠的資源有限,都面臨著資源枯竭的現狀,使得它們的交易價格一直攀升,造成不少喜好玉石的人們望而卻步。造成的結果是原料投資者不願放下價格,滯留在渠道中;而不少琢玉者為保留原石的經濟價值不敢也不願雕琢玉石,即使雕琢,也是由工藝精湛的玉雕工藝大師親自琢刀,無形中又提升了玉雕的價格。這些,都使得玉雕失去了大眾收藏的基礎,成為小眾藏家賞玩之物,不利於整個玉雕行業的發展。

  二、 中國玉雕的「出路」在哪裡?

  今天的大數據時代是資訊時代、資訊時代,更是個性的時代。中國玉雕所謂的「轉型」首先要從轉變「觀念」出發,迫切需要從傳統的認識理念和方式中解放出來,用全新的思維與手段,重新開始新的探索。時代需要的是具有當代價值觀念、審美意識、藝術表現和個性語言的全新玉雕,同時需要的玉雕產業的模式創新,以此吸引更多的人關注、接受和享受玉雕功能、藝術和文化。

  (1)確立當代玉雕正確的價值觀

  傳統玉雕在這個多元化發展時代,必然注重藝術創新,拼創意,拼文化。它能夠包容誇張的、寫實的、抽象的、寫意的等各種藝術形式。無論哪一種表現形式,只要能真正展示玉雕的時代性和創作者的思想性,都可採用。關鍵是突出中國文化的力量,時代創意的高度,也就是突出「人」的核心價值,並確立當代玉雕新的審美導向。

  以中國玉石雕刻大師翟倚衛來說,他擅長將西方美學與中國玉雕結合,營造出靈動的意境。他的山水作品,在整體布局上巧妙得當,好似有一股氣在山水間流動,使得整個畫面生動,有生機。又比如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崔磊嘗試著將中國傳統漢字雕琢在黑色玉皮上,同時保留白玉部分,與之形成視覺對比,營造出一股莊重、厚重感,增加作品的歷史氣息。

  (2)建立投資人經紀人制度

  今天的玉雕行業越來越成熟,作為成熟的標誌,就是必須明確行業分工,分工的結果是創作歸創作,營銷歸營銷。創作者回歸創作,不為經濟利益束縛、不為繁瑣小事干擾,專心創作、創新和創意,想著如何最大程度應用自己的才能,設計、製作和藝術的展現出玉石之美。對於作品完成後的營銷,則可以交給相應的專業人士操作。比如,建立經紀人制度,這是現代藝術商業行之有效的方式,創作者將所創作玉雕作品的宣傳、推廣、銷售均交給經紀人,由他代為管理。因為經紀人對交易市場極度敏感,他能準確獲悉什麼題材的玉雕受買家青睞,怎樣價格的玉雕最合理最暢銷,哪位些藝術家的作品目前最受關注等等,以此及時調整營銷策略,滿足市場所需。而作為前期投資的投資人制度,在籌集資金、避免失誤、分散危機上,尤其作用於高風險的和田玉、翡翠原料成本。其實,建立投資人、經紀人制度關鍵在於解放思想。

  (3)確立團隊作戰的新思路

  目前,先知先覺的大師工作室已經在嘗試「集體發展,團隊作戰」的新思路,慢慢形成「大師個人品牌」向「工作室品牌化」的轉化,這種大格局觀是今天玉雕文化傳承、發展和創新所必須的。其實,就玉雕行業的發展規模來說,讓農業社會手工業屬性的傳統玉雕有了工業社會商業屬性,它完善了行業產業鏈上的每個環節,讓生產、銷售、投資、收藏各司其職,有序的運行。我們提倡有幸從事玉雕行業每個環節的人員,在當下的大數據時代,學習、運用和發展現代先進的科技,並且促使著中國傳統玉雕產業向多元化發展。

  (4)讓「商品消費」變為「品牌消費」

  「品牌建設」以產品質量、服務質量為建設重點,它讓以「大師個人品牌」的感性行為具有了制度保障,更讓富有個人情感的藝術品有了時代價值。以大師創作為中心,以投資人、經紀人制度保障的團隊經營,奠定了「品牌消費」的成功基礎,而「品牌消費」決定了市場份額和持續發展。

  (5)當代玉雕要滿足「親民」的收藏需求

  玉石市場研究報告顯示,當代玉雕與傳統玉雕相比,可以說是「民玉」,也就是公眾的玉雕。不似古代只是帝王、貴族賞玩之物,而是走下了神壇,成為公眾提高生活品質的藝術品種。所以,挖掘有價值的且價格不高的玉石,滿足各層面的收藏需求,形成多玉種,多渠道,多樣化的經營格局。

  其實、玉石的品種並不局限於和田玉,其他的玉種同樣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比如,瑪瑙。它與白玉相比,色彩豐富鮮艷,紅的、黃的、褐色的等,能夠產生出白玉所沒有的藝術效果。只要我們的雕刻者巧妙地利用瑪瑙的天然色澤,選用合適的題材,同樣能雕刻出精美的作品。其他如金華玉、綠松石等都是比較好的玉石種類,它們當前的市場價格僅為和田白玉的十分之一或是更少,材質同樣優質。眾所周知,今天的世界更平等、更自由,人們都有享受玉雕美的權力,豐富的玉雕品種更能滿足不同人群的功能、審美和個性需求。

  (6)建立玉雕藝術評論機制的迫切性

  說到最後,還是談談建立玉雕藝術評論機制的迫切性。因為傳統玉雕是中國農業社會的產物,它的土地基因使得今天的玉雕市場是個極為特殊的市場。現實生活中,諸多因素總是以各種形式影響或是左右著琢玉者的創作方向和藝術價值的評判,琢玉者話語權、作品價值標準、各類信息渠道等等,某種程度上都會制約著玉雕市場的方向和份額。

  如果能夠讓健康的藝術評論參與到玉雕價值評判中來,客觀、理性、公正的從歷史、功能、工藝、藝術和文化上,探討玉雕的經濟、文化和歷史價值,讓傳統更傳統,讓創新更有基礎。使得製作、喜歡、投資、收藏和經營的人們有了些判斷標準,這樣才能理性的推動中國玉文化的健康發展。

  自今年以來,受我國經濟大環境的影響,玉器市場也顯露低迷跡象。對於市場態勢,業界人們眾說紛紜,觀點不一。為探究市場發展之端倪,記者走訪了廣州、平洲、四會的相關玉石商家,聽取時下玉企老闆們對市場的觀點,及現時採取的營銷策略與應對措施。

  是危機還是機遇?

  至今為止,部分玉器商家已經開始裁員,停貨,按兵不動,靜觀其變。時勢不好,甚至有商家擔心此次環境大蕭條最終會迫使他們作出放棄的選擇。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玉石從業者也表示:「玉器產業經營形勢不太理想,縮水狀況頻發,這與經濟大環境有關,歐美經濟低迷,出口量少了,很多外銷企業都來爭奪國內市場,無形加大了競爭。政府限制消費,直接影響相關行業,奢侈品市場受到巨大衝擊。然而,這沉澱下來的力量,我相信是潛在的轉機。」

  認真工作的玉匠們

  從歷史的經濟周期來看,低迷的前後,總伴隨著一個蓬勃向上的經濟發展階段。按照現下的玉器市場狀況,持續十幾年來扶搖直上,如今進入了一個增長速度換檔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疊加的階段。這是一次新的行業「洗牌」,值此戰略轉型的關節點,玉商們更應靜待其變、平心靜氣、小心翼翼。

  「洗牌」期彰顯生存競爭能力

  「現在是守業的時期,不適合拓展市場,你守住了,未來的拓展之路才能走得更遠、更寬。」廣州立興珠寶副總經理謝婉慧說。

  「我做好了堅持兩年的心理準備,先穩定市場,留住現有客戶。現在主動出貨的商家不多,本屆緬甸公盤瘋狂的原石價格導致高端翡翠市場的觀望,因為會出現原石比成品價值還要高的情況。」平洲御殿堂總經理陳建平說。

  各地玉企商家普遍以守為攻,靜待行業春天的到來。然而,在等待的日子裡,四會著名玉企傳家寶的總經理徐國富先生認為,是時候以宣傳為武器,用出色的工藝提升作品價值的同時注重宣傳,為以後更穩固的立足打下基礎。「這是個考驗大家的生存競爭能力的時期,市場有變化,商家各有應變的招數,但是無論如何變化,堅持走特色路線是很重要的,品牌如人,不能輕易丟棄自己的個性,傳家寶將長期保持對佛教文化的表達。」徐國富說。

  玉匠精神 勇往直前

  在走訪市場的過程中,記者所聽到的,是對市場的真實反映,但幾乎所有回答都是滿懷希望的,在低嘆聲不斷之時,總能聽到一些積極的聲音:「目前的困難都只是暫時的,有高質量的作品從來不怕銷量不好。目前原料比較稀缺,成品較貴,市場也低迷,這對有存原料的商家來說是一個機會。現在是整個國內的經濟環境都不好,而不僅僅只是玉器行業,我們應該襯這個機會抓緊時間精心打造精品。市場很快就會有轉機,如果現在僅是擔心而不生產,將會與機遇擦肩而過。」四會名企精玉滿堂的總經理慷慨激昂地發表了這番言論,鼓勵同行們不怕困難,迎難而上,他表示,這是一個關鍵的時刻,能堅強度過一切都會好起來。

更多玉石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玉石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