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玉石產業布局了解,2015年春節一過,已在莊先灣路3間舊民宅里「深耕」20餘年的龔克勤,將工作室搬至園林路。雖然面積比原來翻了4倍,但生產規模壓縮了一半,原因是下一輪發展目標「將以做精品為主了」。現對2015年我國玉石產業布局趨勢分析。
幾乎在同時,高新區玉雕廠廠長朱金忠在廠里迎來了一批新工人,因玉雕手錶、寶劍等訂單量大交貨期緊,企業人手捉襟見肘,需要擴大生產規模。
據蘇州市玉石文化行業協會秘書長胡立人介紹,2014年下半年至今,蘇州玉器加工業還呈現出原石市場規模有了新擴張,並呈現出細分化態勢;一批以生產和銷售玉雕工具、設備和為該行業提供文化教育服務的相關機構崛起;玉雕「大師」頒證機構在蘇州出現「外來版」等,使蘇州玉器加工產業在布局、產業鏈、市場規模等方面出現了令人關注的新變化。
吸引高端客戶
拓寬銷售面
在寬大的工作檯邊,龔克勤接過一塊完成初加工的玉。如果是在以前,他會馬上動手畫出下一步工序。但現在,他打算先放一放,思考成熟後再動手。
龔克勤曾2次獲上海「玉龍獎」金獎、銀獎,6次獲天工獎,為蘇州市玉石雕刻行業協會平江分會副會長。前段時間,他把工作室搬到了園林路,雖然面積比原來的翻了4倍,但生產規模壓縮一半,他的目標很明確:「將以做精品為主了。」
龔克勤說,如今玉雕市場一批高端客戶對產品的要求高了,想繼續吸引他們的目光沒獨門秘籍是不可能的。為此,他2015年報名參加了上海兩所大學的漢語言專業和雕塑專業部分課程學習。
據相王路玉雕專業委員會會長陳華介紹,近年來在蘇州玉雕界,像龔克勤一樣去「深造」學習,或外出拜師謀求精品化發展的人不少。
與龔克勤不同,江蘇省著名玉雕工藝大師朱金忠更注重玉器的實用化。他的作品除了一些傳統器皿外,還有首飾品和日用品,這一追求今年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前幾年為朋友定製的一款玉制手錶,今年市場需求旺盛,單單一筆玉制男表訂單就達到了2萬隻。抓住這一機會,他又迅速將品種擴大,從原來以男表為主,拓展到女表、懷表、擺鐘等。同時,通過配置不同的機芯,使產品覆蓋不同層次的消費者。
朱金忠說,玉器產品實用化帶來的最大好處是,產品市場銷售面寬了。「單純傳統工藝品需求畢竟有限,蘇州製作這類產品工作室數量多,競爭激烈,如今的這一新領域,不用再擠『獨木橋』了」。其次是成本降了。由於購買這些產品消費者對使用在上面的玉材品質不像工藝品那樣講究,使一些邊角料得到了運用。 「2014年開始,廠里的邊角料幾乎沒剩下的。」
根據中國玉石行業發展預測報告可以看出,為做大這一市場,近日,朱金忠在吳中區田上江路江蘇蘇豪科技創意產業園租了一層樓面辦起了一個文化創意產業園,以藉助該集團的工藝品進出口和創意研發平台,提升產品檔次,擴大品種類別,走向國際。
蘇州工藝美術博物館館長、原蘇州玉雕廠廠長馬建庭認為,精品化和實用化代表了當前蘇作玉器加工業的兩種發展新趨勢,「精品化」追求反映了蘇州玉雕界一批真正的藝術家開始成長,他們的創作定位已從原來以謀生為主躍升到能被業界認同,並且超越同行、歷代藝術家。可以預見,在這種高目標、高定位的引領,蘇作玉雕藝術創作將迎來新的春天。實用化則表明,蘇作玉雕在其他領域也大有作為。「過去我們蘇州玉雕廠生產的玉器產品就覆蓋了不少種類。一些精美產品還出口呢。」
原料供應更集中
市場規模擴大逐步細分
蘇州南紅交易中心2015年年初剛開業,這裡的不少原石供應商為四川西昌、內蒙古阿拉善等地的原產地礦主。該中心主辦人,蘇州玉石文化行業協會南紅專業委員會會長丁在煜說,興辦這個中心是想成為蘇州南紅瑪瑙原石供應的專業市場,也為南紅作品提供展示平台。
黃文中原來以加工和田玉為主,後來轉為南紅瑪瑙、青金、綠松石等材料。他說,這個專業市場為他發展寶石加工高端私人定製提供了方便。走進羅光明的「儒玉軒」工作室則可以看到,這裡加工原材料以南紅為主,並且生產規模不小,據他說,南紅瑪瑙以產地區分品質,目前市場需求量大且分類細,這個專業市場開設有利於降低採購成本。
陳華說,2015年10月左右,在十全街原蘇州毛巾廠舊址,蘇州還將開出一家以銷售和田玉原石和各類玉器為主的玉石原材料市場,計劃建築面積1萬餘平方米。目前,該市場承辦方已與出租方簽署了相關合同,並付完第一筆租賃費2500萬元。
相關業內人士認為,這兩家新市場加盟,蘇州的玉石原材料供應市場規模增加一倍,並逐步進入細分化時代。
更多玉石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玉石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