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國按摩設備產品出口額突破24億美元,出口額同比增長9.6%。我國是全球按摩設備的研發與製造中心,已形成集設計、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龐大產業鏈,行業整體供給較為充足,能有效應對需求的爆發式增長。以下對按摩設備行業布局分析。
按摩設備行業布局分析,全球按摩設備行業穩定增長,年均增速約8%-10%。2010年後,全球按摩設備行業開始進入穩定增長期,近10年間全球按摩器具市場規模同比增速維持在8%-10%區間,按摩設備行業分析預計2018年的全球市場容量為138億美元。
全球按摩設備行業市場規模(單位:億美元)
按摩設備在中國發展迅速,出口量_大幅度增長,中國已成為世界的按摩設備製造中心,但產品性能標準相對欠缺,為此,國家標準委非常重視,組織制定了部分按摩設備國家標準,標準的制定和實施給按摩設備製造業帶來蓬勃生機,給製造商帶來了豐碩成果。標準化的實施給企業引領了發展道路和方向,同時,標準化工作的道路還很艱巨。現從三大市場來分析按摩設備行業布局。
按摩設備行業布局分析,韓國按摩器具市場市場得到快速發展,保有量提升5-10%。韓國在醫療保健方面的意識較濃厚,消費者消費能力增強。此外,韓國有本土優秀的按摩器具品牌,行業集中度較高,行業技術也在不斷提升。這些為韓國按摩椅市場提供了有利的發展條件。
新加坡:東南亞國家國民對按摩文化的認同度較高,按摩器具保有量普遍較高。按摩設備行業布局分析,東南亞作為全球重要的製造市場之一,同樣擁有知名的按摩椅品牌。如來自新加坡的傲勝受到全球多個消費市場的歡迎,而新加坡按摩椅的滲透率在全球市場中也不小。
相較來講,中國大陸的按摩椅市場還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按摩設備行業布局分析,中國香港、中國台灣在中醫保健的理念下,對按摩椅的消費需求較大,市場滲透率比中國大陸市場更大。而中國大陸雖是按摩椅的主要生產、出口國,但國民在健康方面的消費概念較弱,消費水平也有一定差距,按摩椅市場滲透率較低。
按摩設備行業布局分析,按摩設備進入家庭的步伐加快,品類進一步豐富,全球市場規模迅速發展,逐步從日本、東亞和東南亞市場走向了北美、歐洲等地區;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按摩設備行業經過幾十年的市場培育,全球已形成北美、歐洲、東亞和東南亞幾個主要消費區域,產業鏈開始向中國轉移。隨著技術成熟,人口老齡化疊加消費升級,中國有望成為未來產業發展的新引擎。
更多按摩設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按摩設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