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國按摩設備行業市場規模將近130億元,增速大約在11%。隨著共享按摩椅、智能按摩器等新市場的興起,未來按摩設備行業進一步發展。以下對按摩設備行業概況分析。
按摩設備行業概況分析,我國作為中醫按摩理論的發源地,雖然按摩設備市場起步較晚,但是憑藉在生產製造方面的比較優勢,目前成為世界最主要的按摩設備生產基地,也是按摩椅最主要的生產和出口國。2015年全球按摩設備市場規模超過100億美元,隨後持續增長。到2017年,全球按摩設備市場規模超125億美元,按摩設備行業分析預計2018年全球按摩設備市場規模將達137.9億美元。
2014-2018年全球按摩器具市場規模走勢
按摩設備行業經過幾十年的市場培育,全球已形成北美、歐洲、東亞和東南亞幾個主要消費區域,而在生產領域,伴隨著中國作為世界製造中心的崛起,全球按摩器具產業鏈開始向我國轉移。目前,台灣地區的按摩器具生產已基本完成轉移,日本廠商也逐步退出了按摩小電器、中低端按摩椅等單價較低產品的生產,專注於高性能全功能按摩椅等按摩產品的研發與生產。現從兩大市場現狀來分析按摩設備行業概況。
(1)中產階層占比高。按摩設備行業概況分析,我國中產階層人口占比逐年增長、體量遠超日韓,按摩潛在需求有望釋放。按摩器具中高附加值的按摩椅以 2-3 萬的產品為主,其主要消費群體為中產階層。2015年,我國以擁有淨資產金額衡量的中產階層(1-10 萬美元)及富裕人群占全部人口的37.90%,到2020年這一比例有望提升至 54%,複合增長率達 7.34%。從絕對數量來看,2016年我國中產階層及以上的成年人口數量為32941萬人,遠遠高於日本和韓國中產階層數量的總和,龐大的中產階層體量將有效激發按摩器具的潛在需求。
(2)按摩設備行業概況分析,滲透率相比發達地區有較大提升空間,當前日本、香港等地區按摩椅的家庭滲透率達到了10%左右,台灣地區8%左右,韓國自2012年保持30%的複合增長,按摩椅市場滲透率提升到5%左右,而中國大陸目前家庭滲透率不足千分之三,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按摩設備行業概況分析,行業目前按摩設備特別是按摩椅的消費已進入品牌競爭階段,公司品牌影大增長。 受原材料價格上升和美元貶值的影響,單位生產成本上升,按摩椅製造毛利率下降,同時因營業收入結構的變化,整體毛利率和上期基本持平。共享按摩的市場競爭加劇,會使場地提供商奇貨可居,從而推高成本,漲價的動機和趨勢是存在的,在這個情況下,競爭環境會逐漸變得嚴酷。
更多按摩設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按摩設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