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安全掃描器行業分析報告 >> 安全掃描器發展趨勢

安全掃描器發展趨勢

2018-07-17 13:58:27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安全掃描器就是對計算機系統或者其它網絡設備進行安全相關的檢測,以找出安全隱患和可被黑客利用的漏洞。以下對安全掃描器發展趨勢分析。

  安全掃描器發展現狀

  想要自己的系統固若金湯堅不可摧,首先是需要衡量分析自己的脆弱性和安全的地方在哪裡,即漏洞。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這就像戰爭,不但要了解敵人的弱點,還得清楚自己的不足之處,才能有效預防「敵方」的「偷襲」。信息安全同樣要能夠清醒的審視自己,充分理解和了解自己本身的問題,方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防護體系,建立一整套安全防護措施,把威脅扼殺在搖籃中。

  當前,對於防止遭受10月份植入大多數網際網路的Mirai殭屍網絡等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仍然是無計可施。然而,如果這一問題果真發生,網際網路用戶將會在安全與隱私擔憂方面承擔不同後果。信息安全大會顧問委員會委員托德.英斯基普說到。「長期來說,我們可能會考慮所有網際網路啟動設備的安全需求,但是這要與它自身的系列問題一起進行:是何種需求,由誰來驗證符合性。這可能會引發不同區域和國家在安全考慮方面的衝突」,英斯基普說到。「在假定所有參與者至少在最初都是自私的這一情形下,網際網路設計的目的是具備開放和富有彈性。相反,我們會繼續尋找具有惡意企圖的個人、組織和民族國家。」

  2016年全球工控安全市場規模保持高速增長將達到71億美元,複合年均增長率約為7.2%,預計2019 年將達87.49億美元。隨著工業控制系統與網際網路的不斷融合,工業控制系統不可避免的暴露在網絡安全威脅之下,工業控制網絡的安全性、穩定性正變得越來越不可控,當前70%的聯網設備存在安全漏洞;預計2016-2017年接入物聯網的軟硬體設備90%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隱患。

  安全掃描技術的發展趨勢

  安全掃描軟體從最初的專門為UNIX系統編寫的一些只具有簡單功能的小程序,發展到現在,已經出現了多個運行在各種作業系統平台上的、具有複雜功能的商業程序。今後的發展趨勢,我們認為有以下幾點:

  ① 使用插件(plugin)或者叫做功能模塊技術。每個插件都封裝一個或者多個漏洞的測試手段,主掃描程序通過調用插件的方法來執行掃描。僅僅是添加新的插件就可以使軟體增加新功能,掃描更多漏洞。在插件編寫規範公布的情況下,用戶或者第三方公司甚至可以自己編寫插件來擴充軟體的功能。同時這種技術使軟體的升級維護都變得相對簡單,並具有非常強的擴展性。

  ② 使用專用腳本語言。這其實就是一種更高級的插件技術,用戶可以使用專用腳本語言來擴充軟體功能。這些腳本語言語法通常比較簡單易學,往往用十幾行代碼就可以定製一個簡單的測試,為軟體添加新的測試項。腳本語言的使用,簡化了編寫新插件的編程工作,使擴充軟體功能的工作變得更加容易,也更加有趣。

  ③ 由安全掃描程序到安全評估專家系統。最早的安全掃描程序只是簡單的把各個掃描測試項的執行結果羅列出來,直接提供給測試者而不對信息進行任何分析處理。而當前較成熟的掃描系統都能夠將對單個主機的掃描結果整理,形成報表,能夠並對具體漏洞提出一些解決方法,但對網絡的狀況缺乏一個整體的評估,對網絡安全沒有系統的解決方案。未來的安全掃描系統,應該不但能夠掃描安全漏洞,還能夠智能化的協助網絡信息系統管理人員評估本網絡的安全狀況,給出安全建議,成為一個安全評估專家系統。

  安全掃描器對客戶的安全信息系統進行持續的監控和周期性的加固配置,從而使客戶免除安全的後顧之憂。未來,數據與信息安全分析將有超過行車安全成為大數據分析的最大市場,端點的安全性將發揮其關鍵作用,改變在預測時整體的分析。以上對安全掃描器發展趨勢分析。

更多安全掃描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安全掃描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安全掃描器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