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生態研究領域,植物與環境的相互關係始終是核心關注點。百里香作為一種廣泛分布且具有多種應用價值的植物,其功能性狀與環境的適應性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隨著對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百里香的相關研究也日益受到關注。2025年,對於百里香行業技術而言,深入探究其功能性狀與環境的適應性,能夠為資源的合理開發與保護提供堅實的科學依據。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百里香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百里香隸屬於唇形科百里香屬,是多年生小半灌木,在我國主要分布於內蒙古、山西、河北等北方地區。其具有生長快、耐寒、抗旱、耐瘠薄等特性,在水土保持和生態修複方面前景廣闊,同時還是重要的芳香植物,其提取物在醫藥等領域也有重要價值。然而,目前關於百里香功能性狀變化及其與環境因子關係的研究較少,本次研究旨在填補這一空白。
在內蒙古自治區和山西省的 36 個縣(旗)進行野外採集,於2023年7月隨機獲取 59 份百里香樣本,每份材料選取 8 個個體。採集地涵蓋了不同的經緯度、海拔以及氣候條件,為研究不同環境下百里香的功能性狀提供了豐富的樣本。
選取株高、莖長、莖節長、莖節數、葉數、葉長、葉寬、葉面積這 8 個功能性狀指標進行分析。通過實地測量,使用直尺、電子遊標卡尺等工具,對每個個體的相關性狀進行精確測量,葉面積則通過掃描儀和 Image - J 軟體進行計算,以確保數據的準確性。
環境因子包括氣候數據和空間數據。氣候數據來源於世界氣候網站的 CMIP6 版本,涵蓋年均溫、最熱月份最高溫度等多個指標;空間數據中經度和緯度通過實測地的 GPS 坐標獲取,海拔數據來自地理空間數據云網站的 DEM 數據,解析度為 90m,為研究環境對百里香功能性狀的影響提供了全面的數據支持。
59 份百里香的 8 個功能性狀呈現出較大的變異範圍。株高最大值為 16.5cm,最小值為 1.2cm,平均值 7.63cm,變異係數 43.30%;莖長最大值 356.82mm,最小值 18.32mm,平均值 89.30mm,變異係數 51.33%;莖節長變異係數最高,達 63.67%,葉長變異係數最小,為 19.02%。這表明百里香功能性狀整體變異程度較高。
功能性狀與環境因子存在顯著相關性。株高與最熱月份最高溫度、最暖季度平均溫度呈顯著正相關;莖長與海拔呈顯著正相關,與經度、緯度、最濕季度平均溫度等呈顯著負相關;葉寬與緯度呈顯著負相關,與年均溫、最熱月份最高溫度等呈顯著正相關,這些相關性反映了百里香對環境的適應機制。
8 個功能性狀間存在不同程度相關性。莖節數與葉數呈顯著正相關,與莖節長呈顯著負相關;株高與莖長、莖節長等呈顯著正相關;葉長與葉寬、葉面積呈顯著正相關,這些相關性體現了百里香各功能性狀之間的協同關係。
主成分分析顯示,前3個主成分累計貢獻率為 82.01%,可基本代表功能性狀變化的大部分信息。聚類分析將 59 份百里香分為 3 類,不同類群在功能性狀和地理分布上具有明顯差異,表明百里香的性狀和地理因素密切相關。
植物性狀受遺傳和環境雙重影響。百里香功能性狀變異係數大,可能是為適應不同地區氣候而改變自身性狀。莖節長和葉數變異係數大,表明其可塑性強,易受環境影響;葉長變異係數小,在種內表現穩定。
百里香的功能性狀與環境適應性密切相關。株高與溫度相關,體現其喜高溫、耐旱特性;莖長受緯度和海拔影響,與降水、積溫及太陽輻射有關;葉片性狀如葉寬和葉面積與溫度、降水相關,反映了植物對環境的適應策略。
本研究對來自不同地區的59份百里香進行了深入研究。結果表明,百里香功能性狀變異程度較高,變異係數在19.02% - 63.67%。功能性狀與環境因子存在顯著相關性,莖長隨海拔升高而增加,葉寬隨緯度增加而降低。通過聚類分析,59份百里香可分為3類,性狀和地理因素相似的聚為一類。這些研究成果為百里香資源的保護與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在2025年的百里香行業技術發展中,有助於指導資源開發實踐,推動百里香相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也為進一步研究植物與環境的相互關係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更多百里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百里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