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國冷藏保溫車實現銷售8305輛,2016年我國冷藏保溫車實現銷售1.1萬輛,同比增長12.3%,冷藏保溫車使用領域不斷擴大,市場集中度日漸提高。以下是保溫車市場分析。
保溫車是指「專用貨車」的一種。專為運送肉、魚、鮮果和蔬菜等易腐貨物時使用,此類貨物在輸送過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溫度,濕度和通風條件。為使車內溫度不因外界溫度影響而有較大變化,故要求車體有較好的隔熱性能。保溫車車體在結構上裝有隔熱材料,以減少車內外之間的熱交換。車內設有降溫用的冷卻裝置、升溫用的加溫裝置,使車內具有適宜的溫度、濕度及換氣用的通風裝置以及測溫等設備。車體外表塗成銀灰色,以利陽光的反射,減少太陽輻射熱的侵入。根據用途和冷卻裝置的不同,保溫車分為冰箱保溫車和機械保溫車兩種。
我國的冷藏車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近幾年來發展得很快。中國汽車協會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冷藏保溫車的保有量約有4萬輛,每年產量為6000-7000輛,我國易腐貨物的冷藏運輸率僅為15%-20%,而已開發國家為80%-90%。美國冷藏、保溫車的保有量為16萬輛,日本為12萬輛,我國與美國、日本等已開發國家相比,明顯不足。目前國內大量需要冷藏運輸的貨物還是靠普通車輛運輸,冷藏保溫車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通過對保溫車市場分析,我國是農牧業生產大國,肉類、水產品和雞蛋等產品的產銷量均居世界首位,分別占世界總產量的25.13%、17.98%和42.85%。我國的肉類食品廠3000多家,年產肉類7000萬噸,產量以每年6%左右的速度遞增;速凍食品廠2100多家,年產量超過1200萬噸,以每年15%的幅度遞增;冷飲業6000多家,年產量200多萬噸,產量以每年9%左右的速度遞增;乳品業1500多家,產量800萬噸,每年以25%的速度遞增;水產品產量5000萬噸,每年以7%的速度遞增。這些總量超過1500億噸的冷藏食品需要運輸,而由於運量不夠造成冷鏈浪費帶來的損失等同於GDP2個百分點的增長額。所以,冷藏物流行業的需求量,必定會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對冷藏、保溫車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大。
「十二五」期間,我國冷鏈運輸和冷鏈裝備製造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從政府《十三五規劃》中,不難發現物流行業,尤其是冷鏈物流仍然是發展重點。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包括《商貿物流發展「十三五」規劃》等文件的出台為冷鏈運輸行業奠定了十三五告訴發展的政策基礎。此外,伴隨著社會消費不斷升級,特別是近些年國內人均消費力提升,對生鮮食品品質要求提高,對冷鏈標準認知加強以及農村市場需求激活,以及農產品進城、出國,都為冷鏈行業發展提供的良好的客觀條件。2015年冷鏈市場規模達1583億元,預計到2020年冷鏈將達到3479億市場規模,複合增長率為17.1%。其中食品和農產品在冷鏈中占大部分。醫藥冷鏈等高附加值運輸產品的占比也在逐步提升。
通過對保溫車市場分析,我國冷藏保溫車生產企業前6名的市場占有率在90%以上,形成了3+3的競爭格局。其中,冷藏保溫車公告擁有數量仍然以傳統冷藏保溫車企業居多,如河南冰熊專用車輛製造有限公司、河南新飛專用汽車有限責任公司、鄭州紅宇專用汽車有限責任公司和鎮江康飛機器製造有限公司等4家冷藏車公告數量合計占到冷藏保溫車公告總量的25%以上。市場則由主流商用車企業引領。中國重汽、東風汽車和一汽解放等3家占據60%以上;福田汽車、陝汽集團、上汽依維柯紅岩等緊隨其後。
未來,在市場需求的強烈催生和政府政策不斷加碼的推動下,我國冷藏保溫車市場也得到了跨越式的發展。預計後期冷藏保溫車研究主要朝著箱體絕熱性能優化、新製冷方式研究和新箱體結構研製三大方向發展。
綜上所述,我國冷藏保溫車從2014年開始市場逐漸熱起來,經濟的發展使冷藏運輸產品的需求明顯激增,冷藏保溫車市場潛力巨大。未來,在政府不斷強調環保、綠色的情況下,新能源冷藏保溫車將騰空出世,受到人們的追捧。以上是保溫車市場分析。
更多保溫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保溫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