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國冷藏保溫車實現銷售1.1萬輛,每年依然以20%~30%的速度穩定增長著,離爆發式的預期相差較遠。冷藏保溫車是用來運輸冷凍或保鮮的貨物的封閉式廂式運輸車。以下對保溫車發展前景分析。
保溫車發展前景分析,為了保持易腐貨物的本來品質和使用價值,冷鏈物流應運而生。目前,已開發國家冷藏運輸率達50%以上,美、日、西歐等國家高達80%~90%。我國的冷藏車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近幾年來發展得很快。有資料顯示,目前國內冷藏保溫車的保有量約有4萬輛,每年產量為6000~7000輛,我國易腐貨物的冷藏運輸率僅為15%~20%,而已開發國家為80%~90%。美國冷藏、保溫車的保有量為16萬輛,日本為12萬輛,我國與美國、日本等已開發國家相比,明顯不足。目前國內大量需要冷藏運輸的貨物還是靠普通車輛運輸,冷藏保溫車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2010與2011年第一季度冷藏、保溫車銷量對比情況表
我國的冷藏車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近幾年來發展得很快。中國汽車協會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冷藏保溫車的保有量約有4萬輛,每年產量為6000-7000輛,我國易腐貨物的冷藏運輸率僅為15%-20%,而已開發國家為80%-90%。美國冷藏、保溫車的保有量為16萬輛,日本為12萬輛,我國與美國、日本等已開發國家相比,明顯不足。目前國內大量需要冷藏運輸的貨物還是靠普通車輛運輸,冷藏保溫車市場發展前景廣闊。現從四大趨勢來分析保溫車發展前景。
1、在生產發展方向上,冷藏車的生產將向標準化發展。保溫車發展前景分析,隨著社會對冷藏車需求量的增加,社會擁有量將會增多,為降低成本、提高產量、維修便利,冷藏車必然朝著標準化、系列化方向發展。與此同時,冷藏車也將向重型化和汽車列車方向發展。隨著高等級公路和高速公路的不斷增多,公路通過能力增大,行駛安全性增強,使車輛的行駛速度提高,這就有利於重型冷藏車和冷藏列車的發展。為了適應市場的變化,冷藏車向多品種、小批量方向發展將會更加適應市場的需求。隨著對冷藏車用途及使用性能的要求越來越多及越來越高,冷藏車的生產朝著多品種、小批量的方向發展已成為必然趨勢。中型車將有很大部分被輕、微型和重型車所取代。
2、產品逐漸向重型化、輕型化、功能化、技術含量高的方向發展。保溫車發展前景分析,目前中國冷藏保溫汽車按照噸位構成,還是中型車較多。隨著公路的建設和發展,重型車、半掛車將成為長途、調撥性公路冷藏運輸的主要工具,而得到快速發展;輕型冷藏和微型保溫車則作為短途、分配性運輸的主要工具而得到快速發展。在冷藏保溫汽車功能方面,市場越來越要求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
3、生產技術向柔性化、專業化以及生產協作配套網絡化發展。冷藏保溫汽車所有多品種、小批量、短周期的特點,只有柔性化生產可以克服這一生產組織上的矛盾。保溫車發展前景分析,同時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世界經濟的全球化、一體化的格局逐漸形成,全球的競爭需要產品製造過程具有高速度和低成本,傳統小而全的企業模式已經越來越喪失競爭能力。因此,柔性化生產、靈活達到設計方案、異地加工或者異地組裝廂體的生產模式會較快發展。
4、廂體結構向合理化方向發展。各種新材料將不斷應用於廂體,隨著公路建設的飛速發展,加速發展重型車的勢頭會進一步加強,這就是要求提高廂體的強度和剛度,特別注重減輕自重,增加載重後的尺寸穩定性和耐衝擊性,確保整車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保溫車發展前景分析,因此在廂體的結構上,各生產廠家都應形成自己的獨立開發能力,以適應這種需要。
保溫車發展前景從世界來看,冷藏車技術發展趨勢是不斷提高隔熱性能,以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斷探索新的製冷方式,以進一步降低能耗、噪聲和污染;不斷探索新的廂體結構,以追求更好的使用性能、易維修性和美觀度。
更多保溫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保溫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