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保溫塗料行業分析報告 >> 保溫塗料發展趨勢

保溫塗料發展趨勢

2018-03-20 10:24:43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我國經濟發展迅速,而能源生產的發展相對滯後得多,解決能源短缺的一個辦法就是節能,即減少熱損失、提高熱能的利用效率、減少能源浪費。那麼保溫塗料發展趨勢會是怎麼樣的呢?請聽筆者給您娓娓道來~


  望眼而去,我國大多數的建築均為高耗能建築,單就採暖每年就要比標準多耗煤1800萬噸。而由於建築高耗能,夏季高峰期用電量將需要10個三峽電站滿負荷運轉才能滿足,這是一個十分驚人的數量。但是,這一切都給保溫塗料的發展帶來了機會。

  隨著國家的相關政策陸續出台。其實,把節能問題單獨提出來討論,正是人們對現在整體情況的一種把握。人們已經深深認識到,一味追求市場的高速發展是自我毀滅的道路,只有在以節約能源的基礎上,堅持可持續性發展,才能推動經濟社會加快轉入科學發展軌道的步伐。建築外牆保溫塗料作為剛開始普及的一個產業,除在直轄市、省會城市等經濟較發達的城市,國家已經開始強制性地要求住宅和公共建築必須進行節能保溫外,全國大部分的地級和地級以下的城市還沒有明確要求。

  建築行業中,建築物在使用期間需要不斷消耗大量能源,主要用於採暖、空調、通風、照明、熱水供應、炊事、家用電器等方面,約占人類能源消耗的30%~40%,而採暖和空調占絕大部分。目前,我國建築物大多是高能耗非節能型建築,單位建築面積採暖能耗高達氣候條件相近的已開發國家新建建築的三倍左右。因此,建築節能問題日益受到重視。早在2000年2月建築部就頒發了《民用建築節能管理規定》的部長令。

  國內外普遍重視保溫材料的生產和在建築中的應用,力求大幅度減少能源的消耗量,從而減少環境污染及溫室效應。目前,全球建築保溫塗料市場正在快速發展。

  已開發國家對建築節能的重視和採取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均取得了巨大成效,使這些國家的建築能耗大幅度下降。如丹麥1985年比1972年採暖面積增加了30%,但採暖能耗卻減少了318萬噸標準煤。採暖能耗占全國總能耗的比重也由39%下降至28%。因此,建築保溫塗料的研製與應用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積極發展綠色保溫材料製品,從原材料準備、產品生產及使用和日後的處理問題都要求最大限度節約資源和減少對環境的威海。新型保溫材料整不斷湧現。

  我國城市化進程正在一步步推進中,每年都在建設大量新建築。在當前節能減排的大環境下,建築節能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國際陸續出台相關政策措施。建築節能就是降低室內外溫度的傳遞,即對建築內外圍護結構進行隔熱保溫。

  近年來,國內在建築塗料、木器塗料、卷材塗料、防腐塗料、特種塗料等產品在技術、工藝上都取得了重點突破,產品質量已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或世界先進水平,正朝著綠色環保方向發展,帶動了在金融危機中奮力前行的中國塗料工業,但是對傳統的塗料生產工藝無疑是巨大的衝擊,縱觀我國的塗料行業,約有7000多家,大都以中小型企業為主,大中型企業產量所占比例雖然有所提升,但中小型企業對塗料行業的快速穩步發展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落後的生產技術,應淘汰卻仍然在生產的塗料產品,均對塗料行業的健康發展造成了阻礙。

  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各行各業對塗料的品質越來越高,環保節能、VOC的含量等等是對塗料行業提出的新要求,特別是環保節能塗料在國內大面積使用,節能環保顯著,得到國家的認可和推薦。塗料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一份子,踐行節能減排的決心,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為降低環境污染做出來不懈努力和應有的貢獻。塗料市場的健康發展不僅要求更替和研發新的生產線和產品,更要以環保和節能為中心。

  保溫塗料是一中新型塗料產品,在我國直轄市、省會城市等經濟較發達地區,國家已經強制要求住宅或公共建築必須節能保溫,隨著節能減排力度的不斷加大,實現建築節能的範圍將不斷擴大。保溫塗料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市場空間巨大。以上便是筆者對保溫塗料發展趨勢的詳細介紹了~

更多保溫塗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保溫塗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