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球智能照明市場規模接近46億美元,年成長率高達95%,預計2020年可達134億美元。那麼半導體照明市場規模會是怎麼樣的呢?請聽筆者給您娓娓道來。
通過對半導體照明市場規模的詳細分析得知2016 年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整體產值達到5216億元,較2015年同比增長 22.8%,雖然與"十二五"期間30%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相比有所下降,但較 2015 年的 21% 有小幅提升。其中,上游外延晶片規模約為182億元,同比增長 20%;中游封裝規模達到 748 億元,同比增長 21.5%;下游應用規模達4286億元,同比增長23%。LED 通用照明仍然是應用市場的第一驅動力。2016年產值達2040億元,同比增長31.5%,占整體應用市場的比重由2015年的45% 提升到2016年的47.6%。顯示應用由於小間距 LED 顯示技術的快速崛起,迎來了新一波增長,規模約為 548億元,同比增長 29%,占整體應用市場的12.8%。
我國半導體照明技術水平快速提升,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進一步縮小。當前,半導體照明技術正處於快速發展時期。2015年,國際上大功率白光LED產業化的光效水平已經超過160 lm/W。根據美國能源部(DOE)2016年發布的半導體照明研發計劃,2015年冷白LED器件的光效達到168 lm/W,LED燈具整體光效達108 lm/W;預計2016年冷白LED器件的光效將達到184 lm/W,LED燈具整體光效達125 lm/W,至2020年冷白LED器件的光效可以達到218 lm/W,LED燈具整體光效達196 lm/W;而目標是LED器件的光效達到255 lm/W,LED燈具整體光效達230 lm/W。
而OLED的光效也在不斷提升,2015年OLED面板的光效達到60 lm/W,預計2017年達到100 lm/W,至2020年達到125 lm/W,2025年達到160 lm/W,而目標是OLED面板的光效達到190 lm/W(
2016 年,我國功率型白光LED產業化光效為160 lm/W(國際廠商為 176 lm/W);LED室內燈具光效超過90 lm/W,室外燈具光效超過110 lm/W;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功率型矽基 LED 晶片產業化光效為150 lm/W,矽基黃光 LED(565 nm)光效達到130 lm/W,矽基綠光 LED(520 nm)光效超過 180 lm/W,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深紫外 LED 技術進一步提升,280 nm 深紫外LED室溫連續輸出功率超過 20 mW,處於世界先進水平;白光OLED光效超過 120 lm/W;LED小間距顯示屏產品產業化最小間距已達 0.9 mm。
2016年,產業集中度穩步提升。根據前三季度財報數據,營收排名前10的廠商 2016年營業收入預計均將超過 20 億元,將有4~5家廠商進入 50 億元俱樂部。
營收排名前 10 的廠商營收之和占總產值的比重為8%,比2015年的7.2% 提高了 0.8 個百分點。
近年來,LED照明產品的市場滲透率快速增長,特別是在新增銷售量的滲透率有較快增長,但在已安裝市場上,由於基數龐大,LED目前的(在用量)市場滲透率仍不高。據IHS信息諮詢公司2015年的報告顯示,2015年,LED燈安裝數量在整體照明產品在用量中的滲透率僅為6%,預計未來幾年有較快增長,到2022年接近40%;Strategies Unlimited預計2020年LED燈銷售數量在整體照明產品中的滲透率為42%,安裝數量在整體照明產品在用量中的滲透率接近1/3,而其銷售額在整體照明市場的市場份額為76%。同時,國際照明巨頭LED照明在其營收中比重也不斷提升,大多超過一半,如飛利浦(Philips)LED業務營收占總營收比重為50%,歐司朗(Osram)占48%,奧德堡(Zumtobel)約占63%,敏度品牌(Acuity Brands)占55%。
通過對半導體照明市場規模的詳細分析得知全球半導體照明市場新一輪的增長是以應用需求為導向進行的,正在實現從節能到智能的轉變。如在材料方面,新型襯底材料與技術路線進展迅速;在照明應用方面,以提升產品的性價比、可靠性以及光品質的創新較為集中;在非視覺照明方面,生物、農業、醫療、紫外LED的研究快速發展;在產業化應用方面,建築材料與LED照明的結合有所突破;而智能照明是目前最為矚目的領域,技術及應用發展迅猛。
「十三五」期間,是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發展的最關鍵時期,我們應該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使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從跟蹤到超越,最後實現引領,發展成為半導體照明產業強國。以上便是筆者對半導體照明市場規模的詳細分析了。
更多半導體照明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半導體照明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