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胺的市場價格運行在每噸10300-10500元,個別企業價格甚至跌破1萬元,執行到9900元,已接近生產成本。苯胺作為化工廠品中「元老」級別的產品,產能過剩尤為嚴重。以下對苯胺行業技術分析。
2018年因有新增亦有淘汰產能,總的增加10萬噸/年,產能增速在2.77%,苯胺行業分析指出,總產量變化較小,增速在1.03%。但正因供應量的增多,其他苯胺企業負荷相對降低,畢竟苯胺市場本就供應過剩,有增有漲,市場才能平衡發展,因此苯胺行業開工率較去年下降。
儘管今年上半年苯胺市場艱難前行,整個行業處於盈虧線上,但是當前行業利空因素仍然很多,下半年市場價格或繼續下行,苯胺企業將越發經營困難。是機遇也是挑戰。在這種惡劣的生存環境下,市場將再淘汰一批落後產能,但同時也給行業內的創新企業提供了更多的生存空間。現從三大製備方法來分析苯胺行業技術。
苯胺行業技術分析,該法是最早的苯胺工業生產方法,其污染環境,設備腐蝕嚴重,操作維護費用高,難以連續化生產,現已基本淘汰,目前只有拜爾在西維吉尼亞洲的新馬丁斯維勒的裝置採用此工藝。
苯酚胺化的理論產率為99%,優點是原料易得、生產方法簡單、催化劑廉價、產品質量好、「三廢」少,適於大規模連續生產,並可根據需要聯產二苯胺,但比硝基苯催化加氫工藝成本高,苯胺行業技術分析,目前只有美國阿里斯特克化學公司和日本三井石油化學公司採用此工藝。
該法以硝基苯為原料,氫氣為還原劑,銅/矽、鎳或鉑/鈀為催化劑,以氫為還原劑,將硝基苯還原生成苯胺,理論產率為99%,我國全部採用該法生產。該法的硝化環節很關鍵,設備投資占總固定投資的50%以上。苯胺行業技術分析,硝基苯催化加氫生產主要採用混酸硝化法,可採用等溫或絕熱硝化工藝,等溫硝化能耗大,反應時間長,副產物多,收率低,產品質量差;絕熱硝化工藝突破了反應必須在低溫下恆溫操作的傳統觀念,物料停留時間短,副反應少,是當前最有前途的一種硝化技術。國外採用絕熱硝化工藝的公司較多,而國內的主流技術為等溫硝化工藝。胺化過程包括固定床氣相加氫、流化床氣相加氫以及硝基苯液相催化加氫工藝。
苯胺行業技術分析,苯胺市場在成本線附近波動,多數業內人士認為,若氫氣有更好的去處,苯胺產品將被逐步淘汰掉。在未來三年內,中國苯胺產能增幅較大,且下游新增MDI產能投放時間與苯胺新增產能投放時間有一定時間差,因此需求增長情況及供應增長情況對苯胺市場影響不容小覷。
更多苯胺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苯胺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