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全球貿易的浪潮中,義烏這座內陸城市以其獨特的小商品市場聞名於世。作為「世界超市」,義烏不僅是全球客商的採購中心,更是中國外貿的重要晴雨表。近期,隨著美國關稅政策的調整,義烏的外貿生態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從商戶的主動調整到市場的多元化布局,義烏展現出了強大的適應力和創新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超市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在義烏小商品市場,商戶們不再被動等待,而是積極尋找新的市場機會。一位主營萬聖節商品的商戶透露,由於美國客戶的觀望態度,她迅速將目光轉向了歐盟市場和內貿市場。通過主動出擊,她成功消化了價值2000萬元的庫存積壓。這種靈活的市場策略,不僅幫助商戶們應對了短期的貿易壓力,也為未來的多元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美國關稅政策的實施,不僅影響了進口商和零售商,也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習慣。義烏的跨境電商商戶發現,越來越多的美國消費者開始通過中國購物App進行「反向海淘」。一位飾品配件商行的負責人表示,近期來自美國和東南亞的訂單明顯增加。這種現象不僅反映了美國市場對高性價比商品的需求,也為中國電商平台帶來了新的增長點。
面對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海外倉成為了外貿企業的重要選擇。一家家居上市公司表示,儘管外部需求存在變數,但線上銷售業務的增長為應對高關稅提供了新的機會。此外,跨境電商賣家也在通過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優化運營策略,增強自身的競爭力。這種多元化的市場布局,不僅降低了關稅政策的影響,也為企業開闢了新的增長空間。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義烏的商戶們開始利用AI技術進行海外市場的精準營銷。一位主營襪子批發的商戶表示,通過AI視頻翻譯技術,她能夠一鍵生成多國語言的短視頻,吸引了大量來自新興市場的客戶。這種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營銷效率,也為商戶們開拓新市場提供了有力支持。
隨著外貿市場的多元化發展,多語種人才的需求量顯著增加。義烏的一所職業技術學院根據市場需求,設置了多語跨境直播中心,培養複合型國際貿易人才。這種教育模式的創新,不僅滿足了企業對多語種人才的需求,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實踐機會。
在全球經貿環境不斷變化的背景下,義烏小商品市場展現出了強大的適應力和創新力。通過主動調整市場策略、利用新技術拓展海外市場、培養多語種人才,義烏不僅成功應對了短期的貿易壓力,也為未來的多元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作為「世界超市」,義烏的韌性不僅體現在其龐大的市場規模,更體現在其商戶和市場的靈活應對與不斷創新。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註:以下分析綜合了4月3日A股市場數據及趨勢研判)
核心觀察: 近期資本市場波動中,商業百貨板塊逆勢走強,主力資金加速布局線下消費場景。數據顯示,超市及相關零售領域正成為資本關注焦點,其抗周期屬性與政策扶持預期或為未來三年投資主線。
當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下挫,滬指跌0.24%,深成指跌幅達1.4%,但超市行業逆市錄得顯著資金流入。統計顯示,商業百貨板塊全天獲得12.90億主力淨買入,在所有行業中排名第一。這一數據凸顯了市場對超市等必需消費領域抗風險能力的認同——即便在整體低迷行情中,居民日常消費需求仍為資本提供了確定性錨點。
數據顯示,某龍頭超市企業在4月3日盤中強勢封板,全天主力淨買入金額高達11.16億元。該股表現帶動相關零售板塊情緒,另一隻超市概念標的同步獲得超3億主力資金入場。這種資金動向表明,在消費復甦預期與政策紅利釋放的雙重驅動下,具備供應鏈優勢和場景競爭力的超市企業正被機構重新定價。
當日主力資金呈現顯著分化態勢。立訊精密(消費電子領域代表)遭拋售12.26億元,歌爾股份(同屬硬體製造)淨流出9.94億元,而超市行業卻實現超百億規模的逆向布局。這種結構性差異印證了當前市場對防禦性資產的偏好——在宏觀經濟承壓背景下,超市等民生消費板塊因剛需屬性獲得資金戰略性配置。
從長期視角看,超市行業的增長潛力值得重點關注。根據行業趨勢研判:
1. 政策支持: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社區便民工程等政策持續加碼;
2. 消費復甦:居民日常消費需求剛性較強,疫情後場景修復加速;
3. 技術賦能:數位化供應鏈與即時零售模式提升運營效率,頭部企業優勢擴大。
結論:超市賽道兼具防禦屬性與發展空間,值得長期關注
儘管當日A股整體表現疲軟,但超市板塊憑藉資金流入、個股漲停等信號再次證明其投資價值。在當前市場環境下,該領域既可作為風險對沖工具,又能捕捉消費復甦與產業升級的雙重紅利。展望2025年,在政策托底和行業變革推動下,具備創新基因的傳統超市企業有望成為資本市場的核心資產。
(註:本文數據來源於4月3日公開市場交易統計,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風險需自行評估)
據宇博智業小編了解,2016年1-9月台灣超市營業額達到1463億 創歷史新高。以下是小編了解的詳情;
據台灣「經濟部統計處」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1至9月,台超市營業額達到1,463億(新台幣,下同),續創歷年同期新高,營業額緊追量販店,而且差距逐年縮小。而支付方式仍以現金為主,信用卡僅占16.6%。
據報導,分析超市營業額續創新高的原因,在於超市強化生鮮蔬果食品及增加商品販賣品項,加上採取低價及產品差異化策略,同時,在會員制之外,也開放信用卡支付及儲值卡的小額付款,使用方便度大增,營業額明顯攀升。
經濟部門指出,超市因深入小區,購物便利,平均單次消費金額較低,因此超市售貨收款方式仍以現金為主,占78.7%,信用卡占16.6%次之,金融卡、悠遊卡、電子貨幣包僅占4.4%。為了提高民眾購物便利性,業者已逐漸增加信用卡及悠遊卡等付款方式。
超市的營業據點,68.2%集中於「六都」。其中以新北市占14.6%最多,台北市占14.2%次之,台中市則占12.4%居第三。以密集度來看,台灣地區平均每1萬1,615人就有1家超市。
據2016-2021年中國連鎖超市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統計,2016年9月底台灣地區超市家數為2,025家,較2015年底增加80家。以全聯878家居首,尤其併購了松青超市的65家之後,較2015年底增加104家,淨增加39家;美廉社499家居次,較2015年底增加40家;頂好226家居第三,減少9家門市。
報告顯示,超市主要銷售商品以食品飲料類為最多,占比高達62.7%,家庭用具類占11.8%,清潔洗濯及衛生用品11.1%,藥品及化妝清潔用品占10%,衣著占1.2%。而經營面臨的困難,前三項依序為價格競爭激烈,毛利偏低;勞動成本提高;人力資源短缺,流動率高。其中大型超市最大困難為「人力資源短缺,流動率高」,中小型超市則是「價格競爭激烈,毛利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