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櫥門行業起步較晚,大致二十餘年。廣東地區作為定製家居行業的「排頭兵」,櫥門占比20.7%,上海地區緊隨其後。截止目前我國櫥門行業約為1068個品牌。以下是櫥門行業分析。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整體櫥門」的概念也在逐步被消費者熟知、接納。櫥門行業分析,2014-2016年,「櫥門+整體櫥門」關鍵詞搜索逐年上升;「集成灶」作為新興行業,2016年搜索同比上升61%,且在7月28日因森歌、潮邦、松雅等品牌的夏季招商會產生峰值7135。
2016年,廣州主城區精裝修比例超過80%,南京主城區精裝修比例超過53%,並且以每年15%以上的比例增加;2016年5月1日,浙江省政府以立法方式強制推廣綠色建築,到2020年底,浙江省新建商品房,將全部實現精裝修;2016年5月1日,浙江省政府以立法方式強制推廣綠色建築,到2020年底,浙江省新建商品房,將全部實現精裝修。
從網際網路搜索用戶年齡段劃分來看,25歲以下人群大多無購買需求,僅占8%;35-45歲該部分人群具有購買力,且因二胎、子女結婚等原由,成為最具有搜索需求的人群,占比超一半。
從企業搜索用戶年齡劃分來看,企業可從搜索用戶年齡占比,適時調整網際網路品牌宣傳方向及產品體系。值得一提的是,截止2018年,湖北省第一次跨進前五省份,中部網際網路搜索需求呈現出增長態勢。
我國櫥門行業普遍存在著企業規模偏小、生產效率不高、產品質量不夠穩定等特點。據不完全統計,當前全國大大小小櫥門企業約1萬餘家,初步達到工廠化生產木質門的企業約6000家,具備一定規模、以機械化生產為主的有3000多家,整個行業內區域性品牌比較多, 但缺少全國性的強勢品牌。2018年只有夢天和TATA兩家企業產值超過10億元,行業集中度極度分散。從建材裝飾行業的發展經驗來看,隨著市場競爭的漸漸加劇,櫥門行業的產品同質化問題較為突出,價格戰是行業內同檔次產品競爭的主要手段。
我國櫥門行業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已經催生了六大主產區:泛珠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東北地區、環渤海地區、西南地區和西北地區,區域競爭格局和產業集群特徵明顯。 各大產區木門企業的高集中度,有利於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和交換成本,提高規模經濟效益和範圍經濟效益,提高產業和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目前,我國櫥門行業約為1068個品牌,依據品牌實力、渠道布局、市場占有率、用戶知名度及行業活躍度等多個維度,將其劃分為一、二、三、四級櫥櫃品牌。櫥門行業分析,一二級品牌占比近30%,足以可見,櫥門行業品牌集中度較低,處於品牌紛爭期。四級品牌數量極大,眾多櫥門品牌還處於品牌建設階段,三級品牌數量較少,各層級界限較為明顯。
櫥門在家居裝修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業內人士分析,只有不斷創新產品、拓展渠道的企業才能在市場中更具市場競爭力。展望2019,未來在品牌化、集約化的趨勢下,龍頭企業的行業地位將不斷增強,預期未來品牌效應會越漸凸顯。以上便是櫥門行業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櫥門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櫥門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