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IT報告 >> 電腦 >> 2025年電腦精選報告報告

精選報告

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 中國「太湖之光」登頂

  德新社20日發自法蘭克福的報導稱,國際超級計算機「TOP500」組織當天發布的榜單顯示,中國繼續在500強榜單上領跑,而且排名比去年更好。排在榜首的是由中國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研製的「神威·太湖之光」,浮點運算速度為每秒9.3億億次,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神威·太湖之光」的運算速度為此前3年處在該榜單首位的「天河二號」的兩倍以上,大約是目前排名第三的美國領先超級計算機系統的5倍。「神威·太湖之光」使用的是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晶片。「TOP500」組織在一份聲明中寫道:「中國在國際TOP500組織第47期榜單上保持第一名的位置,憑藉的是一個完全基於中國設計、製造處理器而打造的新系統。」

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 中國「太湖之光」登頂

  排名第二的就是來自中國廣州的「天河二號」,浮點運算速度為每秒3.386億億次。這次500強榜單還有一個重大變化是,美國入圍的超級計算機總數量首次被中國超越。中國現在入榜的超級計算機數量達到167台,美國則是165台。

  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由國際「TOP500」組織每半年公布一次,在德國和美國輪流舉行。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一年前,中國在「TOP500」榜上的超級計算機還僅有37台。2015年11月,中國上榜的計算機猛增到109台,超過歐洲與日本,排名第二。又過了僅僅半年時間,中國入榜的超級計算機數量達到167台,世界第一。

  這次榜單前十名除了「神威·太湖之光」與「天河二號」外,第3到第10名依次為,美國的「泰坦」與「紅杉」、日本的「京」、美國的「米拉」和「三一」、瑞士的「代恩特峰」、德國的「花尾榛雞」和沙烏地阿拉伯的「沙欣II」。

  「超級計算機:中國超過美國!」德國IT專業雜誌《Heise》網絡版20日以此為題作了報導,並刊登了一張中國秦朝兵馬俑的照片,「全球超級計算機大會伴隨著一聲巨響啟動:中國現在在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上不僅占據著最快超級計算機的前兩名,兵馬俑軍團還以數量和整體性占優。」

  更多相關行業資訊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電腦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電腦行業競爭格局:2022年聯想全球出貨量最高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電腦行業中直到今年第一季度是數據顯示還是筆記本電腦占據市場的主導地位,在品牌中聯想的市場份額占比已經達到22.8%,而蘋果只是位居第四但是不得不說到蘋果自研的晶片起到的決定性作用,後市也給其他品牌帶來很大的競爭壓力。以下是2022年電腦行業競爭格局。

  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個人電腦出貨量依舊由筆記本電腦占主導地位,占整體市場的79%,筆記本電腦出貨量同比下降6%,售出6320萬台;桌上型電腦出貨量同比增長13%,達1680萬台,占整體市場的21%。

  電腦行業市場分析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聯想在個人電腦市場繼續保持第一,市場份額占比22.8%;惠普穩居第二,市場份額占比19.8%;排名第三的戴爾因其專注商用市場的優勢,市場份額占比17.2%;蘋果位居第四,市場份額占比9.3%;華碩市場份額占比6.9%,這標誌著自2017年第三季度以來,華碩首次在五大廠商排名中爭得一席之位。

  根據《中國筆記本電腦線上市場月度銷量追蹤報告》數據顯示,在2021的第一季度,小米市占率為5%,排名第六;而華為筆記本成長迅速,其市場份額高達16.9%,僅次於行業排名第一的聯想,聯想2021一季度的市占率達到了31%。

  中國電腦市場上,聯想集團占有40%左右份額。2020年因疫情催生了需求的增長,在中國大陸地區,聯想保持了不錯的增長勢頭。從各品牌筆記本電腦全球出貨量來看,聯想、惠普、戴爾、蘋果、宏碁是目前出貨量排名前五的電腦品牌。2020年,這幾個品牌的筆記本電腦出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聯想筆記本電腦出貨量增長最多,達7262.9萬台。2017年,聯想筆記本電腦出貨量略低於惠普,自2018年開始,聯想筆記本電腦穩定的保持全球出貨量第一地位,且與其他品牌之間拉開明顯的差距。

  在這裡不得不提一下蘋果電腦這個品牌,大家請仔細看它的同比增長量是最高的。這說明蘋果自研的M1晶片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未來蘋果這個品牌將會全面拋棄英特爾,全部使用自己家的M1系列晶片,這對於英特爾來講可能是最壞的消息,但對於其它品牌來講壓力非常大。畢竟他們不像蘋果一樣有差異化的競爭,他們用的都是相同的晶片與相同的作業系統。

  雖然范小米和華為等手機品牌也加入了電腦市場,但是市場占有率還是很低不過華為的成長速度很快已經是僅次於聯想的市場份額。以上就是電腦行業競爭格局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蘋果電腦價格行情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蘋果電腦目前全球電腦市場占有率為3.8%,最知名的產品是其出品的Macintosh電腦,不知道各位有沒有了解過蘋果電腦價格行情,如果沒有的話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蘋果配備Retina 4K顯示屏的iMac MK45 參考價格:¥10988;

  蘋果27英寸配備 Retina 5K 顯示屏的 參考價格:¥14988;

  蘋果iMac ME086CH/A 21.5英寸一體電 參考價格:¥8688;

  蘋果iMac MK442CH/A 21.5英寸 參考價格:¥9088;

  蘋果27英寸配備 Retina 5K 顯示屏的 參考價格:¥13488;

  蘋果iMac MK142CH/A 21.5英寸 參考價格:¥7738;

  蘋果27英寸配備 Retina 5K 顯示屏的 參考價格:¥16988;

  蘋果iMac ME086CH/A 21.5英寸一體電 參考價格:¥8386;

  蘋果iMac MF883CH/A 21.5英寸一體電 參考價格:¥7188;

  蘋果iMac MF885CH/A 27英寸 Retina 5 參考價格:¥14988;

  蘋果iMac ME088CH/A 27英寸一體電腦 參考價格:¥13498;

  蘋果iMac ME089CH/A 27英寸一體電腦 參考價格:¥12700;

  蘋果iMac ME087CH/A 21.5英寸一體電腦 參考價格:¥10988。

2022年電腦行業前景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電腦是人們辦公中重要的合作夥伴之一,現在的行業基本都要人手配一台電腦。2021年全球電腦出貨量達到12.93億台。以下是2022年電腦行業前景。

  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量2011年達到頂峰為2.04億台,受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等可替代消費電子的快速普及的衝擊,筆記本電腦所承載的娛樂休閒功能被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所分流,2012年至2021年筆記本電腦出貨量整體下滑,下滑趨勢較為明顯。

  2022年電腦行業前景指出,全球筆記本電腦市場廠商中的第一梯隊(惠普、聯想、戴爾)保持穩定,其市場份額從2016年至2021年持續上升,占比從59.50%持續上升至60.80%,除六大品牌外的其他品牌占比逐年下降,從2016年的13.80%預計降低到2021年度的10.80%,行業集中度愈趨明顯。

  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個人電腦市場仍筆記本電腦主導。筆記本電腦(包括移動工作站)出貨量依舊保持增長,同比增長 6%,達到 770 萬台,約占整體市場66%。台式機(包括台式工作站)出貨量年降11%,跌至390萬台,約占整體市場33%。

  目前,中國的滲透率只有20%左右,而以美國等已開發國家的電腦滲透率普遍在90%以上,中美個人電腦滲透率相差70%;反映出中國市場存在明顯的滲透率提升機會。全球電腦市場邏輯正經歷由「一家一台」向「一人一台」升級,中國市場的長期增長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

  電腦消費市場個性化和普及化需求,以及產業鏈技術的跨越性發展,將推進渠道新一輪整合。2022年電腦行業前景指出,在一二級城市,消費者和企業用戶個性化、碎片化的需求,需要能夠提供多種選擇、整體解決方案和綜合服務能力的渠道商;網絡驅動、軟體驅動、資訊驅動的行業趨勢,也將使3C家電連鎖為主流的渠道格局將得以進一步鞏固;B2C網絡購物渠道也將得到長足的發展;原有的專業化渠道還將保有一定的市場空間。

  線上線下相融合的銷售渠道。線上與線下的關係,互補勝於競爭,漸漸相互融合。在整個購買流程的任何階段,消費者都可能基於自身需求在各種渠道和觸點間轉換,選擇最方便、最優惠、最舒適的方式購物,例如在門店試用、網絡比價、線上下單、送貨到家。對於消費者而言,線上線下渠道都必不可少。另一方面,線下零售商的會員也更有可能成為線上零售商的客戶,推動線下零售全渠道的發展。

  到2025年,中國PC市場出貨量規模將達到約6766萬台。2022年電腦行業前景認為,未來PC市場增量將更有賴於人口效應,人在不斷往城市圈進行遷移。人隨產業走,規模經濟和交通成本等區位因素決定產業布局。

  PC作為一個相對比較成熟的市場,最近幾年正在面臨一系列新的顛覆。未來這個成熟的市場將面臨更多的顛覆——產品形態、客戶群,甚至在架構上都有可能出現新的變化。

  以上就是2022年電腦行業前景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個性定製報告需求

個性定製

小提示:勾選提交定製
勾選要了解的電腦報告定製需求 X
可研報告

電腦精選報告報告欄目為您提供電腦精選報告、電腦精選報告報告,您可以點擊免費查看具體電腦精選報告報告摘要及目錄,感謝您查看中國報告大廳電腦精選報告報告欄目。中國報告大廳有著十年的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經驗,買報告上報告大廳。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