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貨幣是以金融電子化網絡為基礎,最大好處就是那個在網絡上進行傳輸,全球三大經濟體的電子貨幣占電子商務總量的59%,信用卡支付成為重要支付手段,以下是電子貨幣行業現狀分析。
全球電子貨幣產業正處於高速發展期,具有電子貨幣工具層出不窮、分工日益專業化以及向綜合化發展與滲透的特點.縱觀全球電子貨幣產業的發展歷程和現狀,可以看出電子支付產業發展的格局與趨勢為:產業分工繼續細化。電子貨幣行業分析指出,在各分工領域基本形成了壟斷競爭局面,但各領域的參與主體又在不斷向其他領域進行滲透和融合。
美國:2019年美國電商市場人均支出達到了2271美元,實體店市場人均支出24248美元。其中電商市場移動錢包支出占比達到20%,實體店市場移動錢包支出占比僅3%。電子貨幣行業現狀指出,2019-2022年電商市場複合平均增長率達到9%,實體店市場複合平均增長率為7%。其2019年網際網路滲透率達到79%。
日本:2019年全球後付費使用率最高。儘管日本的網際網路滲透率高達100%,但是實際上其電子錢包的使用率並不高,而日本是全球後付費使用率最高的地區。比如日本會有很多便利店,消費者很多都是在網上選好產品,然後自己去線下付款取貨。
中國:中國在亞太地區甚至全球貿易中影響力的與日俱增,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商戶會採用中國製造的POS機進行交易結算。同時,隨著銀行卡滲透率提高,居民消費習慣越發依賴POS終端交易,POS終端的需求持續增長。據電子貨幣行業分析數據,2019年我國的POS終端的年新增量、年保有量分別達698萬台、2980萬台,複合增長率分別為32%、43%。
從POS終端的覆蓋率來看,我國人均擁有POS機數量遠低於國際水平,每萬人所擁有的POS機是13.7台,美國為179台,而韓國則高達625台。電子貨幣行業現狀指出,隨著居民刷卡習慣逐漸養成,POS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同時,支付服務場景化推動著收單智能化,支付產業全面升級正在帶動智能POS的快速發展。我國智能POS相關專利的申請數量已從5個發展到2019年的33個,年複合增長率高達88%,行業發展迅猛,技術水平日益完善。
《2020-2025年中國電子貨幣行業市場專題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數據認為,在高科技基礎建設存在的情況下,電子貨幣預計將以有效率和有效的方式在電子商務中被使用。如果欲使電子貨幣成為未來「可流通」的貨幣,並且能夠「使人信賴其安全性」的話,則此安全性技術自應受到政府管制,否則若無一定的監管標準,電子貨幣將不能流通,以上便是電子貨幣行業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電子貨幣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子貨幣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