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我國穩居電子閱讀市場第一,電子閱讀崛起離不開蓬勃發展的網文市場。目前,經過多年發展,中國移動閱讀市場有很多大批優秀作品及頭部作家,各平台也不斷開發這類頭部IP的商業價值,從而推動了電子閱讀行業市場規模的增長。相對於手機閱讀、電腦閱讀來說,不傷眼、低輻射的螢幕是電子閱讀的一大特色和優勢。
經過多年發展,中國電子閱讀行業積累了大批優秀作品及頭部作家,各平台也不斷開發這類頭部IP的商業價值,從而推動了電子閱讀行業市場規模的增長。隨著我國圖書版權管理越發規範以及用戶對內容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良好的版權付費市場正在逐漸形成。
深度閱讀人群的規模持續擴大,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70本,人均電子閱讀量為3.29本,均較上年有所提升。其中,有11.6%的國民年均閱讀10本及以上紙質圖書,有8.5%的國民年均閱讀10本及以上電子書。
在線上資源的逐步擴張之下,讀者對於電子閱讀的市場需求不斷增長,電子閱讀是一種用於觀看電子書內容的方式,在全球範圍內的應用日益提增加,在2021年我國電子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約為80%,較上年相比呈現增長的趨勢,同時電子閱讀產業規模達到約360.5億元,市場增長率為2.4%左右,這為我國電子閱讀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支撐力量,由此可見電子閱讀的市場發展潛力很大。
我國電子閱讀市場快速增長,電子閱讀產業收入成為市場增長因素。當前電子閱讀給人們讀取方式與讀取習慣帶來改變,疫情期間,電子閱讀的快速增長,也再次引發人們對相關問題的思考。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與讀屏時代的到來,電子閱讀輕便海量的良好移動式體驗受到廣大年輕讀者的喜愛。從全球範圍看,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電子閱讀消費市場,目前國內市場電子閱讀廠商主要有Kindle、掌閱、科大訊飛、漢王等。從全球範圍看,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電子閱讀消費市場,預計到2023年中國電子閱讀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85億元。
電子閱讀發展趨勢無可阻擋,我國電子閱讀設備企業開始布局海外市場。當前電子閱讀因運營投入與其他數字業務相比相對簡單,且運營模式、市場格局基本成型,此前一直是出版機構數字業務利潤中相對穩定的部分。未來網際網路的發展與讀屏時代的到來,2022年電子閱讀輕便海量的良好移動式體驗受到廣大年輕讀者的喜愛。
早期國內電子閱讀存在內容侵權、獲得渠道不規範等問題,知識版權問題嚴重阻礙了電子閱讀設備行業發展。隨著政府相關政策出台、國民電子閱讀習慣養成,越來越多用戶更願意為優質內容付費,國內電子閱讀市場才逐漸增長。在疫情影響下,5G商用普及加速了閱讀從紙質化向數智化轉型,但相比於歐美等地區,國內電子閱讀市場發展還不夠完善,未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電子閱讀產品存貨周轉率下降,我國紙質版圖書數位化進程持續加快。作為專業閱讀產品,電子閱讀舒適度高,適合深度閱讀,備受國民青睞。目前,國內文學市場發展逐漸規範,電子閱讀市場需求持續上升,吸引大批企業參與進來。電子閱讀企業可通過建立完善的供應鏈,順應市場趨勢,來提高自身競爭優勢,進入高端電子閱讀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