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矽,是單質矽的一種形態,由晶面取向不同的晶粒組成,主要由工業矽、氯氣和氫氣製備而來,位於光伏及半導體產業鏈的上游。多晶矽具有半導體性質,是極為重要的優良半導體材料,但微量的雜質即可大大影響其導電性。近年來我國多晶矽年產量穩步提升,主要集中在新疆、內蒙古、四川等電力資源豐富的地區,行業集中度較高。
隨著矽料國產化進程的加速,我國已經逐漸擺脫原材料受控的局面。近年來中國多晶矽產量不斷增長,2021年中國多晶矽產量達到50.5萬噸,較2020年同比增長了28.8%。2016-2021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1.1%。據多晶矽料市場分析數據統計,2022年上半年我國多晶矽產量約36.5萬噸,較同期增長53.4%,但仍不能滿足下游需求,價格同比繼續上漲。
國內多晶矽料價格近些年來首次站上28萬元/噸,創下階段性新高,市場火熱程度可見一斑。多晶矽料市場分析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多晶矽有效產能達到77.4萬噸,與2020年相比增長27.3%。包括擴產及新建項目投產在內的新增產能為16.6萬噸,新增產能主要集中在中國。隨著全球光伏行業的發展,2017-2021年全球多晶矽產量逐年增長。全球多晶矽產量64.2萬噸,與2020年度52.1萬噸相比增加23.2%,為近年來增速的最高值。
由於行業技術門檻高,產線投入大,多晶矽料的生產技術曾一度掌握在美,德,日,韓等外企手中。多晶矽料市場分析提到近年來,國內多晶矽生產企業持續不斷地推進技術進步,優化工藝技術水平,國內多晶矽生產企業逐漸主導光伏多晶矽材料市場。由於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迅猛,對多晶矽也產生了相當大的需求,目前全球多晶矽產業向中國轉移趨勢明顯。2021年中國多晶矽產能占全球的80.49%,產量占全球的78.82%。
多晶矽材料製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嚴大洲表示,預計今年國內多晶矽自產73萬噸,進口約10萬噸,合計83萬噸(含電子級)。下游矽片方面,預計全年產能280GW,其中單晶片269GW,多晶片11GW,耗多晶矽約81萬噸,總體看多晶矽供不應求,價格高位小幅波動。專家認為,矽料產量與矽片需求基本匹配,但長單鎖定帶來緊張情緒,對市場價格有一定推高影響。
綜上看來國內多晶矽企業近些技術和工藝技術水平不斷提高,逐漸主導了光伏多晶矽材料市場。去年我國的多晶矽產能占比是全球80%。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多晶矽料生產技術門檻高並且投資金額大,近幾年我國多晶矽相關技術也在不斷進步並且國內的企業也逐漸主導了光伏多晶矽料市場,加上光伏行業的發展增長了很多市場需求。以下是2022年多晶矽料行業投資分析。
矽材料具有儲量豐富、價格低廉、熱性能與機械性能優良、易於生長大尺寸高純度晶體等優點,處在成熟的發展階段。目前,矽材料仍是電子信息產業最主要的基礎材料,95%以上的半導體器件和99%以上的集成電路(IC)是用矽材料製作的,但是矽材料的物理性質限制了其在光電子和高頻高功率器件上的應用。
多晶矽料行業投資分析將工業矽、多晶矽和單晶矽產量加總後得到全國矽材料產量變動情況。從數據來看,2016-2021年中國矽材料產量整體呈現上升趨勢,2021年中國矽材料產量達到324.55萬噸,同比增長23.6%。
2016-2021年中國矽材料細分產品銷量規模加總,得到行業整體需求規模。多晶矽料行業投資分析統計來看,2016-2021年中國矽材料需求量整體呈現上升趨勢,2021年中國矽材料需求量達到321.58萬噸,同比增長14.37%。
由於行業技術門檻高,產線投入大,多晶矽料的生產技術曾一度掌握在美,德,日,韓等外企手中。近年來,國內多晶矽生產企業持續不斷地推進技術進步,優化工藝技術水平,國內多晶矽生產企業逐漸主導光伏多晶矽材料市場。由於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迅猛,對多晶矽也產生了相當大的需求,目前全球多晶矽產業向中國轉移趨勢明顯。2021 年中國多晶矽產能占全球的 80.49%,產量占全球的 78.82%。
近幾年全球多晶矽行業進一步向中國轉移,在全球多晶矽產量排名前十的企業中,其中包括7個中國企業,主要為永祥、新疆大全、江蘇中能、新疆協鑫、新特能源、東方希望、亞洲矽業和內蒙古東立,除此之外還有德國Wacker、韓國OCI和美國Hemlock。
多晶矽料行業投資分析指出隨著光伏工藝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本改善,光伏發電在很多國家已成為清潔、低碳、同時具備價格優勢的能源形式,光伏開始進入全面平價期,全球市場增量巨大,同時將帶動產業鏈上游多晶矽加速發展。
隨著各項創新技術的應用,光伏發電度電成本正在快速下滑,光伏協會樂觀預期2025年全球光伏年裝機量將超過300GW,對多晶矽的年均需求量將提升至70萬噸以上(對應工業矽90萬噸)。
綜上看來近些年我國矽材料市場規模持續上漲,去年受到原材料價格的影響我國多晶矽料的市場規模高速增長,受到光伏工藝的優化促進多晶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