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隨著我國的經濟增長、產業升級,我國紡織服裝行業整體增長緩慢,低進入門檻與附加值產業向低成本國家地區外流,行業呈現明顯的結構分化。下面進行紡織服裝行業統計數據分析。
紡織服裝行業分析表示,從紡織、服裝服飾製造業的財務數據分析,行業整體呈現收入增速放緩、盈利水平保持低位、資產負債率較高的特點。在近期的貿易摩擦和人力成本壓力的影響下,2019 年行業進入小幅負增長的階段,同時槓桿率有所提升。
因疫情的影響,雖然2020年一季度我國紡織品出口大幅下滑,但從4月份開始,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開始穩步增長,出口持續反彈主要因為前期在手訂單進入執行高峰。
4月後大批外貿企業已經復工復產,前期受疫情影響的在手訂單逐步得到執行。其次,防疫物資出口激增亦在一定程度上拉動出口回暖。據海關統計,4月以來中國防疫物資日均出口額從上旬的約10億元增加到近期的日均30億元以上,一個月內持續增長逾3倍。
4-7月,紡織品服裝出口連續四個月實現增長。紡織品與服裝出口繼續呈現兩極分化的態勢,在防疫物資出口大幅增長的帶動下,紡織品出口金額創出歷史同期最高水平。
疫情讓紡織服裝業整個產業鏈都處於需求疲軟嚴重與產能過剩凸出的惡性循環中,市場想要好起來,還是要看服裝業需求如何。國內紡織服裝需求相對疲弱,同樣的海外需求亦很難有明顯起色。
近一年,歐盟、美國和日本自中國進口服裝的比重分別減少了1.15、1.46和3.11個百分點,同時自越南、孟加拉國服裝進口呈現兩位數的增長,所占市場份額分別增加1.53、1.41和1.63個百分點。我國紡織品服裝在歐洲、美國、日本等傳統出口市場的份額正被東協、印度及孟加拉國等競爭對手填補。
境外疫情增長態勢仍在持續,對全球經濟和貿易帶來巨大衝擊,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因素明顯增多,外貿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因此,未來紡織品服裝出口仍將面臨較大的壓力。以上便是紡織服裝行業統計數據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紡織服裝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紡織服裝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