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廢舊電池行業分析報告 >> 廢舊電池行業現狀

廢舊電池行業現狀

2019-07-18 10:39:04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在電動汽車保有量不斷增長,動力電池的報廢量還會逐年增長下,我國動力電池的報廢量達到6.4萬噸,同比增長129.86%,預計今年動力電池的報廢量將突破7萬噸,同比去年增長130.31%,以下是廢舊電池行業現狀分析。

廢舊電池行業現狀

  2016年,我國有近3000家廢舊電池回收處理企業,80%以個體戶為主,在每年可回收的近200萬噸鉛酸蓄電池中,這些無資質、環保不達標的小冶煉廠又把持著80%的回收份額。無序的鉛蓄電池回收是造成我國大面積血鉛的原因之一。廢舊電池行業分析指出,對於電子器件垃圾的處理也存在類似的問題,我們目前沒有大規模的回收體系,反而是利用國外的回收體系。在我國某些地方,形成了電子垃圾拆解行業,這種我國所特有的現象打造了有「世界最大垃圾城」之稱的廣東貴嶼。

  缺乏經濟價值而有回收體系的代表就是鋅錳電池、鎳鎘電池、鋰電池等各類電池。廢舊電池行業現狀指出,在兩個影響循環利用因素中,回收途徑的重要性要遠大於經濟價值。完全不存在回收途徑的東西是存在的,但完全不存在經濟價值的人類廢棄物是不存在的。很多廢棄物之所以經濟價值不顯著,是因為回收得到的量不夠大,當有回收體系時,廢棄物集中到一定數量,就會導致產業的形成,量變引起質變。足夠數量的電池持續地被收集到一起,在ZF的支持下,就能建立起電池回收的體系。

  2017年,我國鋰電池市場規模1350億元,動力電池產值725億元,動力電池產值占比54%,超過數碼鋰電池規模,成為鋰電池消費結構中占比最大的領域。而隨著2012-2014年裝車的動力電池報廢期臨近,2018年被認為是動力電池報廢潮元年,帶動報廢鋰電池規模的快速增長,廢舊動力鋰電池成為電池回收再利用的主要增長點。

  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均完成6.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05%和117.4%。2018年1-1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5萬輛和14.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56.9%和154.3%。純電動車產量占新能源車總產量的比例由2014年的61.92%上升至2017年的83.88%。新生產的純電動車中又以乘用車為主,其中2017年新產純電動乘用車53.75萬輛,自2014年起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25.94%。2017年純電動客車產量實現94862量,同比下降17.98%。

  截止2018年5月,我國梯次利用和拆解報廢的鋰電池(含數碼鋰電池)共8.3萬噸,其中電池拆解占比95%。廢舊電池行業現狀指出,梯次利用占比較小的原因包括:1、電池廠商不願意承擔電池安全風險,不希望報廢電池再次流入市場;2、過去動力電池報廢量較少,舊電池匹配比較難;3、目前動力電池梯次利用技術還不成熟,需要不斷進行技術積累;4、儲能市場、再利用市場空間還未大規模釋放。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的詳細信息,結果顯示,這些批次的新能源乘用車共有438種,其中347種搭載的是三元鋰電池,滲透率高達79.22%。客車合計1885種,其中1435種搭載的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占比達7613%,另外349種類別搭載的錳酸鋰電池,占比達18.51%。專用車共計1020種,其中647種搭載三元鋰電池,滲透率達63.43%,磷酸鐵鋰電池在專用車中的使用率也達到了28.33%。

  總而言之,我國大量生產鋰電池,並且對鋰電池的消耗量也比較大,儘管人們對鋰電池的回收較為關注,但是對於鋰電池進行回收利用以及資源再生方面並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如今,對於鋰電池的處理方式通常是與其他普通垃圾以期處理。同時,人們對鋰電池的回收方式並不了解,使得回收過後的鋰電池無法得到有效的應用。以上便是廢舊電池行業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