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市場迅速升溫的推動下,我國廢舊電池行業發展迅速。2018年動力電池的報廢量達到6.4萬噸,同比增長129.86%,預計到2020年,三類鋰電總報廢量42萬噸,其中新能源汽車鋰電21萬噸,電動自行車鋰電3.18萬噸,以下是廢舊電池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8年2月,工信部、科技部、環境保護部等七個部門聯合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要求加強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規範行業發展。汽車生產企業應建立動力蓄電池回收渠道,負責回收新能源汽車使用及報廢后產生的廢舊動力蓄電池。鼓勵汽車生產企業、電池生產企業、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與綜合利用企業等通過多種形式,合作共建、共用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渠道,現從三個方面分析廢舊電池行業發展趨勢:
廢舊電池行業分析指出,電池容量一般衰減到初始值的80%之後就要需要更換。電動乘用車電池的使用壽命一般在4到6年。新能源客車搭載的磷酸鐵鋰電池雖然理論使用壽命長,但由於其行駛里程長,充放電較為頻繁,故而一般使用壽命在3-4年。因此2018年以後動力電池將逐漸進入回收期,隨著電動汽車保有量不斷增長,動力電池的報廢量還會逐年增長。2018年動力電池的報廢量預計將達到6.4萬噸,同比增長129.86%。
鋰電池行業規模不斷擴大,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從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量來看,保持了逐年快速增長的趨勢,2017年為78.2萬輛,同比增長51.26%。2018年1-3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15.0萬輛,2018年是新能源車增長動力從限購和補貼政策推動轉向市場拉動的轉型年,預計全年仍將保持較快增長。
一方面是結構性產能過剩,一方面是良好的市場需求前景廢舊電池行業發展趨勢指出,在這種情況下,近年來我國動力鋰電池行業加快了資本運作步伐,投資兼併事項明顯增加。不算上電池材料領域的投資,僅看動力電池的投資,據統計,2017年投資金額超20億元的10個項目,總投資金額超374億元,2018年鋰電行業發生了大大小小的併購案至少30起。
目前,我國回收機制仍有待完善,電池回收通道不暢,民眾環保意識較淡薄,隨意廢棄現象嚴重。GGII認為,隨著相應的實施細則出台、主管部門嚴格監管,廢舊動力電池行業將逐步規範化,商業模式將逐漸成熟,經濟性將得到體現。
相比而言,數碼電池鈷含量較高、回收經濟價值更大,且市場規模較大,目前已經進入比較成熟的階段。每年的報廢體量比較大,已經形成比較穩定的回收商業模式,但總體回收只有報廢量40%左右,依然有大量報廢電池沒有進入回收處理系統。以上便是廢舊電池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