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指從各種廢料(包括固體廢料、廢水(液)、廢氣等)中回收,在我國已成為一項新興產業,2019年拆解基金補貼缺口超過80億元,以下是廢棄資源行業現狀分析。
為推進「十三五」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工作,發改委和住建部編發布了《「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十三五」期間,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總投資約1924億元。廢棄資源行業分析指出,預計到2020年底,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能力占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50%以上,這意味著垃圾焚燒處理量在不考慮市場增量的情況下,比2015年34.28%垃圾焚燒處理率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半。
廢棄資源行業現狀分析指出,廢棄資源綜合利用行業標準包括供銷、國內貿易、紡織、有色金屬、輕工、化工、出入境檢驗檢疫等行業。這些標準包括基礎標準、回收及分揀標準、加工及技術標準、再生產品標準、環保標準、安全標準等九大子類。
我國已形成了從產生源經固定收購點、流動收購點、拾荒者、資源加工企業等層層篩選、分類,最終到達利用企業的完整流程。再生資源行業產業鏈主要包括廢舊資源回收、資源化加工處理和資源再利用三個環節,行業上游主要的廢舊資源包括廢鋼、廢紙、廢塑料、廢電子、廢有色金屬、報廢汽車等。
廢棄資源綜合利用國有企業數量為97個,比2018年增加31個;我國廢棄資源綜合利用私營企業數量為1258個,比2018年增加281個;外商投資和港澳台商投資企業數量為99個,比2018年減少22個。
廢棄資源綜合利用國有企業資產有338.15億元,同比增長60%;我國廢棄資源綜合利用私營企業資產達1529.59億元,同比增長40.3%。廢棄資源行業現狀分析指出,外商投資和港澳台商投資企業資產為227.7億元,同比下降13.6%。
預計2020年我國廢棄資源綜合利用行業銷售收入將達到4,140億元,2020-2025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6.18%,2025年我國廢棄資源綜合利用行業銷售收入將達到5262億元。
2020年1月,商務部等五部委發布《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中長期規劃(2015-2020年)》,要求到2025年,大中城市再生資源主要品種平均回收率達到75%以上,實現85%以上回收人員納入規範化管理、85%以上社區及鄉村實現回收功能的覆蓋、85%以上的再生資源進行規範化的交易和集中處理,培育100家左右再生資源回收骨幹企業,再生資源回收總量達到2.2億噸左右,以上便是廢棄資源行業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廢棄資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廢棄資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