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環境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性物質基礎,2019年十大類別的再生資源回收總量約為2.82億噸,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3%,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下是廢棄資源行業現狀分析。
全球的電子垃圾產生量大致介於4000萬噸-5000萬噸之間。根據廢棄資源行業分析數據,2019年全球電子垃圾的產生量大約為4180萬噸,其中最多的電子垃圾來自美國和中國,約占世界電子垃圾的32%。我國作為電子產品生產大國與消費大國,電子垃圾產量只增不減。2019年我國電子垃圾產量(包括進口)約為670萬噸,預計到2022年,電子廢棄物垃圾產量將達到2193萬噸。
廢棄資源行業現狀指出,2019年我國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規模以上達企業1636家,同比增長5.2%,行業資產總計2352.6億元,同比增長16.5%,資產增長率較高,表明行業內的企業平均資產額有所上漲。
我國廢棄資源綜合利用國有企業數量為97個,比2018年增加31個;我國廢棄資源綜合利用私營企業數量為1258個,比2018年增加281個;外商投資和港澳台商投資企業數量為99個,比2018年減少22個。
國際期貨市場鋼鐵、有色金屬等原料價格持續上升,生產企業經營逐步向好,採購再生資源數量較往年出現較大幅度增長,加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入,全面清除「地條鋼」、去產能等政策因素疊加,推動了再生資源價格大幅上漲。
廢棄資源行業現狀指出,鋼鐵、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廢輪胎、廢塑料、廢舊紡織品、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等再生利用行業清理整頓,取締關停「地條鋼」企業,「2+26」城市工業企業錯峰生產,禁止進口洋垃圾等諸多因素疊加,國內再生資源回收價格呈現上漲趨勢。
1、立行業門檻:目前已經或即將出台有關廢鋼、廢鋁、廢銅、廢鉛回收處理等行業門檻,涉及到經營規模、環保等一系列要求,十分必要和緊迫。建議政府和行業組織進一步加強廢紙、廢塑料和餐廚垃圾的准人門檻,以利於提高行業標準和規範化經營,減少無序競爭。
2、行差異化稅收政策:回收行業,主要由企業產廢、社會收購和進口這三大板塊組成。企業產廢和進口這二大板塊,都有增值稅進項抵扣,稅賦負擔並不太重。而社會收購基本沒有進項抵扣,17%的增值稅成為回收企業不可承受之重。建議把企業產廢、社會收購和進口這三大板塊區分開來,實行差異化稅賦,對社會收購實行增值稅減免優惠,同時提高行業經營門檻和准入門檻,嚴格行業標準,以扶持行業健康發展,以上便是廢棄資源行業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廢棄資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廢棄資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