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風電行業行業分析報告 >> 風電行業發展趨勢

風電行業發展趨勢

2018-06-20 15:36:03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17年裝機下滑系棄風限制與裝機結構調整。2017年西北部風電大省因紅色預警限制,新增規模大幅收縮,增量項目向中東部轉移,又因低風速區項目建設周期拉長,致使2017年全國新增裝機15.02GW,同比下滑36%。那麼風電行業發展趨勢會是怎麼樣的呢?


  通過對風電行業發展趨勢的詳細分析得知隨著國際社會對能源安全、生態環境、異常氣候等問題的日益重視,減少化石能源燃燒,加快開發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為世界各國的普遍共識和一致行動。目前,全球能源轉型的基本趨勢是實現化石能源體系向低碳能源體系的轉變,最終目標是進入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可持續能源時代。

  發展趨勢預測

  2015年,全球可再生資源發電新增裝機容量首次超過常規能源發電的新增裝機容量,標誌全球電力系統的建設正在發生結構性轉變。風電作為技術成熟、環境友好的可再生能源,已在全球範圍內實現大規模的開發應用。丹麥早在19世紀末便開始著手利用風能發電,但直到1973年發生了世界性的石油危機,對石油短缺以及用礦物燃料發電所帶來的環境污染的擔憂,使風力發電重新得到了重視。此後,美國、丹麥、荷蘭、英國、德國、瑞典、加拿大等國家均在風力發電的研究與應用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資金。至2016年,風電在美國已超過傳統水電成為第一大可再生能源,並在此前的7年時間裡,美國風電成本下降了近66%。在德國,陸上風電已成為整個能源體系中最便宜的能源,且在過去的數年間風電技術快速發展,更佳的系統兼容性、更長的運行小時數以及更大的單機容量得德國《可再生能源法》最新修訂法案(EEG2017)將固定電價體系改為招標競價體系,徹底實現風電市場化。在丹麥,目前風電已滿足其約40%的電力需求,並在風電高峰時期依靠其發達的國家電網互聯將多餘電力輸送至周邊國家。從新增裝機容量來看,進入本世紀以來,除2013年和2016年環比下滑外,其他年度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基本呈現逐年遞增趨勢,

  截至2016年全球風電市場累計裝機容量達486.7GW,自2005年以來複合增速達21.13%。無論是累計還是新增裝機容量,我國都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風電市場。

  對風電行業需求復甦

  從風電核准來看:1)2016 年,我國風電機組累計核准容量共計252.98GW,而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共計169.04GW,說明83.94GW 項目核准未建;2)國家能源局下發《2017-2020年風電新增建設規模方案》,提出2017-2020 年新增建設規模分別為30.65GW、28.84GW、26.60GW、24.31GW;2017 年底核准未建設項目達114.59GW。從風電招標量來看:1)2016 年全年招標28.3GW,創下歷史新高,2017 年1-9 月招標累計容量達到22GW,而我國前三季度併網容量僅為10GW;2)對比15 年的搶裝現象,14年同期的招標量僅為17.3GW,而14 年全年的招標量也僅為27.5GW。核准、招標、吊裝及併網的差額最終將會收斂,核准量逐步轉換成併網量。

  我國具有豐富的風能資源可利用

  2009 年,國家氣象局公布了我國風能資源詳查和評價取得的進展和階段性成果:我國陸上離地面50 米高度達到3 級以上風能資源的潛在開發量約23.8 億千瓦;初步估計,我國5-25 米水深線以內近海區域、海平面以上50 米高度可裝機容量約2 億千瓦。

  2014 年,國家氣象局公布《全國風能資源評估成果(2014)》。評估結果表明,我國陸地70 米高度風功率密度達到150 瓦/平方米以上的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為72 億千瓦,達到200 瓦/平方米以上的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為50 億千瓦;同時,推算出80 米高度風功率密度達到150 瓦/平方米以上的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為102 億千瓦,達到200 瓦/平方米以上的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為75 億千瓦。

  海上風電將成為風電行業新的增長點

  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經濟比較發達,電力需求大,風電場接入方便,但沿海土地資源緊張,可用於建設陸上風電場的面積有限,開發海上風電場可有效改善東部沿海地區的電力供應情況,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

  根據國家能源局2015 年發布了《國家能源局關於海上風電項目進展有關情況的通報》,要求沿海各省級能源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海上風電發展工作,把積極發展海上風電作為當前新能源發展的重要工作,認真梳理納入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方案的項目進展情況,系統分析建設方案落實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和進度計劃,加快推動海上風電健康發展。

  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風電發展「十三五」發展規劃》,重點推動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省的海上風電建設,到2020 年四省海上風電開工建設規模均達到百萬千瓦以上。積極推動天津、河北、上海、海南等省(市)的海上風電建設。

  探索性推進遼寧、山東、廣西等省(區)的海上風電項目。到2020 年,全國海上風電開工建設規模達到1.00 萬兆瓦,力爭累計併網容量達到0.50 萬兆瓦以上。

  運維和設備改造需求預期將快速增長近些年,我國風電市場持續增長,風電機組數量也迅速增加。截至2015 年末,我國累計安裝風電機組已達92,981 台。隨著部分機組的質保期屆滿以及風電場為提高風力發電機組的發電效率而對原有風電機組的主動改造,風電運行維護和設備改造需求預計將呈快速增長趨勢。

  政策務實,決心採取各種實際方案解決棄風問題

  2016年十三五規劃以來,面對風電平價上網和棄風兩方面問題,能源局陸續出台系列政策。針對平價上網,2016年底對風電進一步下調補貼、2017年年中下發河北、黑龍江、甘肅、寧夏、新疆五省份風電平價上網示範項目。針對較為嚴重的棄風限電問題,設定紅色預警區域,並要求採取各種技術手段,要求紅色預警區域棄風率下調。在政策壓力下,黑龍江等六省2017年幾無新增裝機。

  11月,能源局再發要求《解決棄水棄風棄光問題實施方案》,肯定2017年可再生能源電力受限嚴重地區棄水棄風棄光狀況實現明顯緩解。並提出要求:甘肅、新疆棄風率降至30%左右,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棄風率降至20%左右。其它地區風電和光伏發電年利用小時數應達到國家能源局2016年下達的本地區最低保障收購年利用小時數(或棄風率低於10%、棄光率低於5%)。到2020年在全國範圍內有效解決棄水棄風棄光問題。並通過市場化交易機制、提高輸送通道能力及效率、優化調度、提高系統調峰能力、電能替代和供熱等多種務實的手段,促進新能源消納,緩解棄風限電。

  通過對風電行業發展趨勢的詳細分析得知政策驅動下風電行業由快速發展,逐步轉向穩定、市場化發展。 在 2005年以前,我國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水電,其他可再生能源占比非常小,在減排和電力需求旺盛的推動下,我國開始重視風電產業發展,引進國外成熟的風電技術。為了降低風電建設成本、推動大規模風電場開發建設、實現風電設備製造國產化, 我國於 2003 年起開始實行風電特許權招標, 2005 年在《可再生能源法》通過、取消特許權最低價格中標、提出 2020 年風電目標、國產化 70%以上的等一系列政策的刺激下,風電投資熱情高漲,隨後幾年出現井噴式增長。以上便是筆者對風電行業發展趨勢的詳細分析了。

更多風電行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風電行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