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幾年,隨著各大建築項目的規劃,高污染的問題也日益顯現,驅動著風力發電行業的快速發展,各國家都出台了鼓勵風力發電發展的行業政策。
風力發電是指把風的動能轉為電能,我國風能資源豐富,可開發利用的風能儲量約10億kW,利於風力發電的發展。風能是一種清潔無公害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風力發電綠色環保,近年來隨著能源短缺以及環境污染問題加劇,政府對風力發電的重視程度提升。
在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雙碳戰略目標下,近幾年,我國風電發電量迎來大幅增長,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我國風電發電量為652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9.89%。
從發電量結構來看,2022年我國風力發電占比全國發電總量的6.99%。
從裝機容量方面,截至2022年我國風電裝機容量為32848萬千瓦,同比增長16.68%,2016-2022年複合增長率為17.2%。
從企業分布來看,我國風力發電整機製造商分布在北京、山西、上海、浙江、廣東、湖南、四川、寧夏和新疆等地。
目前,我國風力發電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金風科技、明陽智能、上海電氣、運達風電、中車風電、東方電氣、湘電風電、太原重工、華儀風能、航天萬源、寧夏銀星。
風力發電是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可再生能源技術之一,具有資源豐富、產業基礎好、經濟競爭力較強、環境影響微小等優勢,是最有可能在未來支撐世界經濟發展的能源技術之一,各主要國家與地區都出台了鼓勵風電發展的行業政策。預計2023-2024年全球新增風電裝機容量355.0GW,年複合增長率約4%。未來,亞洲、北美洲及歐洲仍是推動風電市場不斷發展的中堅力量。
現今全球風力發電開發仍以陸上風電為主,但海上風電具有資源豐富、發電效率高、距負荷中心近、土地資源占用小、大規模開發難度低等優勢,被廣泛認為是發電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鑑於海上風電發展對可再生能源產業的重要性,海上風電成為各國推進能源轉型的重點戰略方向,各主要國家制定了積極的長期目標。
未來五年,海上風電將在全球範圍實現快速增長,風力發電行業步入快速發展期。我國風力發電企業將擴大裝機容量。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許多國家開始研發風力發電,利用風力發電非常環保,且風能蘊量巨大,因此風力發電行業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以下是2023年風力發電行業政策及環境。
近年來,我國風力發電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比重逐年上升。風力發電行業政策及環境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風力發電發電量達到6526億千瓦,同比增長40.5%,占全部發電量的比例達到8.04%;2022年,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總發電量比重為34.6%,這一數據距離2030年非化石能源發電占比達到50%的目標仍有較大差距,風力發電作為重要的非化石能源發電方式,未來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在人才培養方面,《風電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建立全國風電技術培訓及人才培養基地,為風電從業人員提供技能培訓和資質能力鑑定,與企業、高校、研究機構聯合開展人才培養,健全產業服務體系。
在風電行業推進與開發方面,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 、《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 、《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 、《興邊富民行動「十四五」規劃》 、《關於2023年風電、光伏發電開發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 、《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等等,對風電行業予以大力支持。
在風電行業技術領域,《國家「十四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提出要重點發展5兆瓦以上風電機組整機及關鍵部件設計、陸上大型風電場和海上風電場設計和運營、核心裝備部件製造、併網、電網調度和運維管理等關鍵技術。風力發電行業政策及環境指出,《風力發電科技發展「十四五」專項規劃》強調要掌握大型風電場設計、建設、併網與運營關鍵技術。《關於加快推進分散式介入風電項目建設有關要求的通知》旨在推進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鼓勵探索分散式風電發展新模式。
風電是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可再生能源技術之一,具有資源豐富、產業基礎好、經濟競爭力較強、環境影響微小等優勢,是最有可能在未來支撐世界經濟發展的能源技術之一,我國國家和地區都出台了鼓勵風力發電發展的行業政策。
綜合來看,隨著我國風力發電技術的提升,預計2023年我國風力發電行業將快速發展,預計2023年我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將占到全球的30%以上。
以上就是2023年風力發電行業政策及環境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2016年儘管面臨著新能源發電的搶市,但是我國風力發電仍然表現突出,據報告大廳小編了解的數據顯示,2016年前11月累計發電1907.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了34.8%。以下是具體數據詳情:
據數據顯示,2016年11月我國當月風力發電量208.4億千瓦時,累計發電量1907.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4.8%,累計增長17.9%。
以下為近4月來我國當月風力發電量統計:
2016-2021年中國風力發電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除台灣地區外)風電行業發展速度強勁,新增裝機容量30,500MW,同比增長31.5%,占全球2015年新增裝機容量的48.4%,排名全球第一。報告預計,2017年風力發電量將達到1,846億千瓦時,未來五年(2017-2021)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15.20%,2021年風力發電量將達到3,252億千瓦時。
風電行業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基礎性支柱產業,與國民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在各國將風電作為清潔能源進行發展的背景下,全球風力發電迎來了快速的發展,2008-2019年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均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以下是風力發電市場規模分析。
風力發電是可再生能源領域中技術最成熟、最具規模開發條件和商業化發展前景的發電方式之一,且可利用的風能在全球範圍內分布廣泛、儲量巨大。同時,隨著風電相關技術不斷成熟、設備不斷升級,全球風力發電行業高速發展。根據風力發電行業分析數據,截至2019年底,全球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為591GW,較2001年底增長超過23倍,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0.74%;2019年全球風電新增裝機容量為51.3GW,較2001年增長近7倍,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2.92%。
風力發電市場規模指出,全球已有90多個國家建設了風電項目,主要集中在亞洲、歐洲、美洲。從各國分布來看,截至2019年底,中國、美國、德國、印度和西班牙為全球陸地風電累計裝機容量排名前五的國家,陸地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占全球陸地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的36%、17%、9%、6%和4%,合計占比為72%。
2019年,全球陸地新增裝機容量排名前五的國家為中國、美國、德國、印度和巴西,陸地新增裝機容量占2019年全球陸地風電新增裝機容量的比例分別為45%、16%、5%、5%和4%,合計占比為75%。
風力發電市場規模指出,我國發電方式主要有火力發電、水力發電、風力發電、核能發電以及太陽能發電。從發電機組裝機容量來看,火電與水電占了其中的絕大部分。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的《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2020)》,「十二五」規劃期間,我國電力工業發展規模邁上新台階,電力建設步伐不斷加快,能源結構調整取得新成就,非化石電源發展明顯加快。
2018年,我國新增風電併網15GW,累計風電併網164GW,電源結構占比達9.5%,形成了穩步上升的態勢。預計到2020年風電規劃併網目標為236GW(不含特高壓輸電通道配套的風電基地和海上風電建設規模),未來三年至少還有72GW的併網空間,實際新增的裝機量空間則更大。
截至到2019年年底,我國風電核准未建項目為95.5GW,為享有0.47-0.60元/千瓦時的風電標杆電價,項目均須在2020年年底前開工建設。風力發電市場規模預計截至2020年年底,風電累計裝機將達284GW。2019年全國的棄風情況有較大的改善,棄風率為12.0%,較2018年下降了約5個百分點。
目前,我國風電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陸地風電開發穩步發展,海上風電逐步加速,2020年後先期建設的風電機組開始退役,使風電機組的市場需求規模逐步增加。2020-2030年,需要年均2400萬千瓦的風電機組的生產和供應能力,其中陸上風電機組1900萬千瓦/年,海上風電機組500萬千瓦/年,同期有總計3900萬千瓦的風電機組需要退役或接受技術改造。
2020年,我國風電整機供應商已開始投入海上風電機組的研發與運行,力圖攻克技術難題,降低成本,相關政府部門海上風電項目上網電價的政策優惠及相關管理辦法也已相繼出台,進一步明確了海上風電發展方向。海上風電將成為未來我國風電行業的發展新趨勢和新的行業增長點,以上便是風力發電市場規模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