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了解到,腎病在我國的發病、治療目前呈現「兩重天」景象:普通人群每10人中就有1.1人中招,卻只有兩成幸運兒能獲救。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是治療終末期腎病的有效措施,相比之下,腹膜透析更具有衛生經濟學意義。
通過對腹膜透析機行業市場分析了解到,腹膜透析是廣泛用於尿毒症、腎衰竭的療法。隨著20世紀中後期連續性不臥床腹膜(CAPA)問世後,廣泛用於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治療。下文是對2015年我國腹膜透析機行業市場分析詳情。
需求帶動腹膜透析機市場
在人們的正常工作生活中,腎臟受損是一類隱匿性的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腦卒中則是導致慢性腎臟病的導火索,多數人難以直接察覺到腎臟受損的狀態。美國腎臟基金會發布的《慢性腎臟病臨床實踐指南》表明,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後,或有微量白蛋白尿後,說明腎臟已受到損害;腎臟損害發展到終末期時,患者需要接受透析、腎臟移植等替代治療。
據研究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慢性腎臟病的發病率為10%~13%,慢性腎臟病儼然成為了危害人類健康的「沉默殺手」。臨床顯示,慢性腎臟病是一組以進行性腎損傷為特徵的常見慢性疾病群,各種腎臟疾病發展的最終後果是成為終末期腎衰竭;終末期腎衰竭不僅死亡率、致殘率高,且維持生存需要腎移植或透析。據統計,2014年全球用於腎臟病、尿毒症和透析治療的費用已超過1100億美元。目前國內透析患者總數已超過10萬餘人,且這個數字僅占據了需要透析病人總數的10%。預測我國每年用於透析治療的費用已超過百億元,是醫藥市場的又一亮點。
臨床上對於急、慢性腎衰竭的保守療法是腹膜透析(PD)和血液透析(HD)。20世紀40年代中葉腹膜透析進入臨床,用於急性腎功能衰竭。近年來年代連續性不臥床腹膜(CAPA)問世後,CAPA已成為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液透析(HD)是針對腎衰竭應用最多的一種替代療法。多數病人依賴透析治療已存活了20多年,並且有著相當的生活質量。
透析市場中的主要藥物是腹膜透析液、血液濾過置換液、血液透析濃縮液、血液透析乾粉;血液透析還需要支持藥物,如抗凝劑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前列腺素、前列環素、水蛭素;以及防治貧血的腎促紅細胞素等。更多最新腹膜透析機行業市場分析信息請諮詢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腹膜透析機市場深度分析報告》。
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國內公立醫院腹膜透析液、血液濾過置換液購藥金額已超過3億元的市場規模,同比上一年增長了 18.20%。隨著醫療保障體系的完善,對患者透析治療費個人擔負的減輕,預測國內腹膜透析液、血液濾過置換液臨床用藥達到了20億元的市場規模。在透析市場,藥物僅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在透析中還需要透析機、水機等大型的設備外,每次做治療還需要一次性的透析器、穿刺針、管路,以及鹽水和其它透析藥物,是一個頗為豐厚的市場,有著具大的利潤空間,吸引了眾多醫藥及器械企業的關注目光。
更多腹膜透析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腹膜透析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