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福布斯中文網報導,2015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單出爐,中國四家最大的銀行首次包攬榜單前四,我國上榜的企業共有232家。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單是一份非常全面的榜單,收錄了根據營收、利潤、資產和市值這四大指標評出的全球規模最大、最有實力的上市公司。
今年登上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單的公司來自61個國家和地區,總營收達到了39萬億美元,總利潤3萬億美元,總資產價值162萬億美元,總市值48萬億美元。受到牛市的推動,入選全球企業2000強的公司的總市值同比增長了9%,在四項指標中增幅最大。
中國四家最大的銀行首次包攬榜單前四。中國工商銀行連續第三年蟬聯冠軍,中國銀行上升了五位,排名第四,取代摩根大通(JP MorganChase)。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仍然穩居第五,這家由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執掌的企業集團成為今年美國最大的公司。
這是我們第13年對全球最大的上市公司進行排名,今年的榜單上,美國和中國雙足鼎立。來自這兩個國家的公司連續第二年包圓了前十名的位置。而在前十之外,美國仍然一馬當先,有579家公司上榜。中國大陸加香港地區上榜公司的數量仍然不到美國的一半,確切說是232家。但新上榜公司的數量超過了任何其它國家,而且上榜公司總數首次超過了日本。
而在美國和中國奮勇向前之際,它們的主導地位將其它已開發國家擠到了後面。日本今年滑落至第三位,有218家公司上榜,而英國保住了第四的位置,有95家公司上榜。今年歐洲總共失去了20個席位,上榜公司總數為486家,在按大洲進行的排名中,進一步落後於亞洲(691家)和北美(645家)。法國在國家排名中跌出前五,被韓國取代。今年兩個國家首次有公司上榜,分別是阿根廷和賽普勒斯。
今年的全球企業2000強中,有200家新上榜公司。其中一些是全球家喻戶曉的名字:艾派迪(Expedia)、藝電(Electronic Arts,這是全球最大的電子遊戲發行公司之一,利潤可觀)、蒂芙尼(Tiffany &Co,由於利潤上升,這家奢侈珠寶公司今年首次上榜)。另一些則由全球頂級富豪運營:愛茉莉太平洋(Amorepacific,老闆是韓國排名第二的富豪)、萬達商業(由中國首富王健林執掌)和阿克塞爾施普林格公司(Axel Springer)。由於股市上漲和投資需求強勁,全球IPO市場一片繁榮,為今年榜單貢獻了20多家大名鼎鼎的新成員。尤其是亞洲公司,其融資規模一路領先,例如,阿里巴巴的IPO成為全球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IPO。
根據Dealogic的數據,過去一年中,從電信到製藥行業的跨行業合併潮使併購交易總額達到了3.8萬億美元,創下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全球企業2000強中的很多公司在這方面表現突出。例如,阿特維斯 (Actavis)在收購艾爾建(Allergan)後,排名躍升250個位次,至615位。同時,在與中國廠商的競爭愈加激烈的環境下,法國電信巨頭阿爾卡特-朗訊(Alcatel-Lucent)宣布與諾基亞進行合併,交易價值達到170億美元。沃倫·巴菲特與3G資本聯手,以450億美元收購了多年來一直是2000強上榜公司的卡夫食品(Kraft Foods)。在遠東,亞洲首富李嘉誠重組了他的龐大帝國,並收購了英國電信巨頭O2。
排名上升的公司中,最引人注目的包括Facebook,由於營收和利潤雙雙增長,今年它的排名上升了200多位。獲益於低油價,美國航空 (American Airlines)的排名躍升500位。受到利潤和市值飆升的推動,星巴克(Starbucks)的排名上升了超過450位。怪作為功能飲料行業中的佼佼者,怪獸飲料(Monster Beverage)是的排名比去年上升400位。
排名下滑的公司中,最有名的公司之一就是巴西石油巨頭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受到會計和腐敗醜聞的拖累,它的排名下滑了近400位。即使最近幾年新興市場國家在我們榜單上的表現有了長足進步,巴西石油公司的亂局仍值得引以為戒。其它排名下滑的公司包括:自由媒體集團(Liberty Media)、美泰(Mattel)、塔吉特(Target)、eBay和Family Dollar。
而從左右全球商業面貌的行業來看,銀行和多元化金融繼續是榜單上的第一集團,有434家公司上榜,但比去年減少了27席。其次仍然是石油和天然氣行業,有136家公司上榜,在能源價格下跌的情況下,這一集團出人意料地增加了11席。建築行業超越公用事業行業,成為今年排在第三位的行業,有121家公司上榜,部分原因是全球經濟展望更加趨向樂觀。
2015年3月2日,福布斯發布2015全球富豪榜。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別為比爾蓋茨、卡洛斯·斯利姆、沃倫·巴菲特,財富數分別為792億美元、771億美元與727億美元。王健林成為中國內地首富,全球排名第29名,積累242億美元財富。中國內地富豪排在第二的是馬雲,全球排名第33名,淨值資產為 227億美元。全國內地第三富豪由李河君獲得,全球排在第38名,資產總值達 211億美元。
上榜者因為個人或家族淨資產超過10億美元(約60億元人民幣)而被稱為億萬富豪(billionaires)。
2015年全球富豪榜中美國與中國富豪占比顯著高於其他國家。美國今年上榜富豪數有顯著飆升,首次超過500人。華人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人數300的新高(去年為290位華人上榜),而來自中國內地的企業家人數也達到了213人,同比去年增加了28.6% 。凸顯華人企業家,尤其是中國內地企業家,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日漸上升。
與此同時,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近兩年遭受了經濟動盪。俄羅斯上榜人數顯著減少。在六七年前,俄羅斯在全球富豪榜的富豪數量超過中國。
中美兩國在全球富豪榜上榜人數的遙遙領先,顯示「兩國集團」(Chimerica)效應明顯,中美兩國正在引領全球的財富創造。
富豪榜的第二名是墨西哥商人卡洛斯·斯利姆,第三名是美國富傳奇色彩的投資家華倫·巴菲特。他的財富為727億美元。
在世界前20位億萬富豪中,美國高科技公司的創辦人和總裁仍占相當比例,共有6人。
臉書創辦人馬克·扎爾伯克在富豪榜中的排名上升了五位,首次進入前20名。
而最年輕的億萬富翁是手機應用程式Snapchat的創始人之一埃文·斯皮爾格,財富價值15億美元。
在世界前20名富豪中,15人來自美洲。
2015年度,華人富豪上榜人數與淨資產總額保持了較高的增長趨勢;值得關注的是,王健林不僅從馬雲手中重奪大陸首富,更是首次追平了美國金融大鱷索羅斯,並列29位。而其去年四月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的排名僅為64位(當時列中國內地富豪第一),今年已經上升至第29位,創中國內地富豪在全球富豪榜上的排名最靠前記錄。
2014年12月23日,其名下的全球最大的商業地產開發商之一的萬達商業地產正式登陸香港聯交所。隨後,在2015年1月22日,萬達電影院線股份有限公司也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掛牌上市,成為中國院線第一股。最大股東王健林受股價上漲的影響,財富出現增長,又遇阿里巴巴公布了令人失望的第四季度財務報告,股價大跌,重奪中國首富之位。
排在第二的馬雲全球排名第33名。在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美國紐約上市,募資250億美元,創下了史上最大規模IPO紀錄,其創始人馬雲曾在福布斯發布2014中國富豪榜時晉升為中國首富。
全國內地第三富豪由李河君獲得,全球排在第38名。擁有香港上市公司漢能控股集團,股價節節攀升,李河君本人的財富也超過李彥宏和馬化騰而居中國富豪第三。
今年財富縮水最多(以美元計)的富豪是奈及利亞的阿里科 丹格特(Aliko Dangote),他的身家從去年的250億美元下降至今年的147億美元,主要是因為奈及利亞貨幣貶值和水泥需求縮減——水泥是他名下的最大資產。不過,他依然是非洲最富有的人。損失最為慘重的國家是俄羅斯,億萬富豪人數從去年的111人減少至今年的88人——不僅比不上美國和中國,現在更連德國和印度都不如了。
2014年的上榜富豪中,共有183名跌出了今年的榜單,包括時尚設計師麥可·科爾斯(Michael Kors)、烏克蘭總統彼得·波羅申科(Petro Poroshenko)、Zulily的馬克·瓦登(Mark Vadon)及其他一些俄羅斯富豪。瓜地馬拉首次出現了一名億萬富豪,冰島則在缺席榜單五年之後重新回歸——這得感謝索爾·比約哥弗森(Thor Bjorgolfsson),現在他是冰島唯一一名億萬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