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球感應器市場規模突破2000億美元,達2075億美元,增速達14.7%。感應器是物聯網的「五官」,是用於採集各類信息並轉換為特定信號的器件,也是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標誌,與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構成信息產業的三大支柱。以下對感應器行業概況分析。
感應器行業概況分析,2011年感應器市場規模為480億元,到2016年達到1126億元。感應器行業分析指出,2017年增長至1300億元,同比增長15.45%。其中,流量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溫度感應器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分別占21%、19%、14%;應用領域,工業、汽車電子、通信電子、消費電子占比最大,僅工業和汽車電子產品領域的感應器占比即達42%左右。此外,發展最快的應用領域是汽車電子和通信電子。
2009-2017年中國感應器市場規模增長情況
感應器技術是一項當今世界令人矚目的迅猛發展起來的高新技術之一,也是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它與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構成信息產業的三大支柱之一。正是由於世界各國普遍重視和投入開發,感應器發展十分迅速。
一、民營或合資企業的產品占據了中低端市場,傳統技術和裝備手段可以滿足絕大多數產品的製造要求,市場發展狀態良好。感應器行業概況分析,除個別廠家在個別品種方面將國外生產的晶片拿到國內封裝出相關產品、占據市場較大份額外,其他高端產品均是國外廠商在壟斷。
二、隨著物聯網等新興產業的興起,感應器產業成為世界各國在高新技術發展中爭奪的一個重要領域。感應器行業概況分析,近年來我國感應器產業快速增長,應用模式也日漸成熟。但由於產業檔次偏低、技術創新能力較差,國內感應器產業呈現低端過剩、中高端被國外壟斷的市場格局。感應器技術發展滯後已掣肘國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順利推進。
三、國有企業發展處於平穩增長狀態,總體上跟不上國外最新技術發展的步伐,除少數廠家外,總體差距有擴大的趨勢。感應器行業概況分析,這是因為感應器技術發展快,工藝和製造設備更新快,許多新設備國內廠商無法製造等原因造成的。並且設備的單台價格少則幾十萬美元,多則數百萬美元,絕大多數廠家靠自身積累很難購買新型設備,致使在許多新技術、新工藝方面無法跟上國外企業飛速發展的步伐。
感應器行業概況分析,我國感應器行業中企業眾多,除國際知名品牌企業在國內合資或獨資設立的企業及少部分本土知名品牌企業外,成規模的生產企業較少,且其主要市場核心產品依舊以傳統產品為主,其他企業普遍存在資產規模小,生產技術落後,產品同質化嚴重,缺少核心競爭力等特點,低價格競爭是大多廠商獲取市場份額的主要手段。粗放的生產及無序化的競爭對感應器行業的健康發展形成了一定製約。
更多感應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感應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