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長期生活在噪聲中,對身體健康危害很大。隔音材料能夠助人們解決這一問題的困擾,我國絕熱隔音材料行業發展現狀如何呢?據悉,特別是『十一五』期間,我國隔音絕熱材料的生產和銷售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下面跟隨中國報告大廳小編來詳細關注一下2015年我國絕熱隔音材料行業發展現狀分析的內容。
絕熱隔音材料是保溫、保冷、隔熱、隔音材料的總稱,其共同特點是質輕、導熱率低,廣泛應用於建築、冶金、化工、電力、石油、建材、機械、輕工、紡織、航天、軍工、交通運輸、倉儲等各行各業,可以說,絕熱隔音材料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從人們的吃、住、行到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宇航、原子能技術的發展都離不開絕熱隔音材料。
自1973年爆發世界能源危機以來,節能受到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很多國家都為節約能源採取了許多措施,其中最廣泛應用的措施之一就是發展和應用絕熱隔音材料。
絕熱隔音材料產業發展迅速 問題不容忽視
分析我國絕熱隔音材料行業發展現狀獲悉,目前,我國絕熱隔音材料產業已初具規模,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節約能源、改善環境、節約土地做出了巨大貢獻。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五」期間,隨著我國房地產業、電力、冶金、石油天然氣、石油化工、裝飾裝修及環保產業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建築節能的大力推進,絕熱隔音材料工業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
近5年,我國絕熱材料產量增加接近1.5倍,年均增長速度達到23.87%;礦棉吸音板產量翻了一番,年均增長速度達到22.29%。2005年,絕熱隔音材料生產總量245萬~250萬噸,比2004年增長16.7%,全行業完成銷售收入329.7億元,實現利潤15.96億元。2015年隔熱隔音材料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內容可諮詢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撰寫的《2015-2020年中國隔熱隔音材料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絕熱材料的主要產品有礦物纖維類、有機類、硬質類等。近年來,我國保溫材料產品結構逐漸趨向合理:由於建築保溫用量的增加,泡沫塑料類絕熱材料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已由2001年的21%上升到2005年的37%;膨脹珍珠岩及製品等低質量絕熱材料產量沒有增加,礦物纖維類絕熱材料所占比例基本維持不變,硬質類絕熱材料製品所占比例逐年下降。2005年,礦物棉類和泡沫塑料類絕熱材料總量所占比例已達到77%。
但是,在我國絕熱隔音材料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
首先,企業規模結構不合理,工藝技術落後,小企業所占比例偏大。總體工藝技術裝備落後是絕熱隔音材料行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這直接造成了產品質量低、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企業效益差等惡果。
其次,產品質量不穩定。總體上,我國絕熱隔音材料產品標準與世界先進水平仍存在差距,即使是不高的標準,很多企業也難以達到。以EPS泡沫塑料為例,國家最低標準要求密度不能低於15kg/m3,但市場上有不少達不到10kg/m3,造成產品導熱係數增大、吸水率增加、強度下降,性能顯著下降。劣質產品的大量使用給保溫工程帶來嚴重的質量後果,造成能源資源的嚴重浪費。此外,由於自1998年以後對大部分絕熱隔音材料的產品質量沒有進行全國性的抽檢,市場流通中的產品質量良莠不齊,極大損壞了消費者的利益。
其三,企業的集約化程度低。絕熱隔音材料行業中小企業偏多,企業的技術管理水平、成本控制能力差。由於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上漲,企業的利潤空間縮小甚至虧損,直接導致了產品科技投入的減少,行業的健康發展受到影響。
其四,應用技術和應用領域的開發力度不夠。我國絕熱材料的研究、設計、施工和配套等雖然已取得了很大進步,但在施工規程、標準圖集和有關手冊等方面仍有待於進一步開發和完善。
更多隔音材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隔音材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