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絕熱隔音材料行業前景如何?分析認為,要實現節能目標,離不開絕熱隔音材料的發展,同時也對絕熱隔音材料從質量、數量、品種和技術裝備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5年我國絕熱隔音材料行業前景分析內容請關注下文詳述。
我國絕熱隔音材料主要有兩大應用領域:建築圍護結構的隔熱保溫;工業冷熱設備、窯爐、管道和交通工具的隔熱保溫。
從絕熱材料產品結構來看,建築節能方面,已開發國家廣泛使用的是有機類和礦物纖維類材料,我國現階段使用的主要是有機類材料;工業節能方面,工業設備及管道的絕熱主要採用纖維類材料、輕質不定型材料、複合矽酸鹽塗料、聚氨酯、泡沫玻璃、橡塑製品等,高溫工業爐窯主要採用纖維高溫絕熱材料、輕質不定型高溫絕熱材料、多孔矽酸鈣等材料。
從絕熱材料總量需求來看,建築保溫方面,若按較高的節能標準要求,每平方米建築消耗絕熱材料約0.06m3,絕熱材料平均密度按40kg/m3計,每平方米節能建築消耗絕熱材料約2.4kg。我國既有建築400億平方米,每年新建建築竣工面積20億平方米(其中城鎮約13億平方米),若城鎮新建建築中節能建築占到60%,則年需絕熱材料187.2萬噸;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周期按25年計,則年需絕熱材料124.8萬噸。以上兩項合計,建築用絕熱材料年需求量為312萬噸。若工業保溫方面絕熱材料用量按總用量的30%計,則全國絕熱材料年需求總量約445.7萬噸左右。另一方面,近3年,我國絕熱材料年均增長速度為27%。以「十一五」期間絕熱材料增長速度為15%測算,到2010年,全國總需求量將達到500萬噸。由此可見,到2010年,我國絕熱材料年需求總量將為450萬~500萬噸。
此外,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對礦棉吸音板的需求也會有較大的增加。以「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速度按15%計,到2010年,礦棉吸音板年需求量約為1.4億平方米。更多專業絕熱隔音材料行業前景分析請諮詢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撰寫的《2015-2020年中國絕熱隔音材料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我國「十一五」規劃綱要明確了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節能目標。這對絕熱材料的質量、數量、品種和技術裝備水平等不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提供了廣闊的的發展空間。現在生產一噸絕熱隔音材料,就可節約3噸煤炭,這對我國能源上直接減排熱能有著重要意義。
根據產業規劃,到2010年,絕熱材料總產量達到500萬噸,礦棉吸音板產量達到1.4億平方米;各類絕熱材料在總量中所占的比例為:纖維類絕熱材料及製品占45%,硬質類絕熱材製品占13%,有機類絕熱材料及製品占40%,其他材料占2%;夾芯建築板材中金屬面夾芯板和現場複合的夾芯板占90%。
為此,「十一五」期間,絕熱隔音材料行業的主要任務是:一是擴大應用領域,增加產品科技含量;二是提高產業集中度,推動行業調整結構和企業改造升級;三是優化產業結構,淘汰落後產品、工藝、設備;四是培育品牌產品、提高品牌意識,提高企業競爭能力;五是抓緊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究開發,使產品向部品化方向發展;六是推動產品標準的修訂和制定,促進產品質量提高;七是重點培育大型企業集團,形成產業集群;八是增強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提高企業盈利能力;九是提高行業技術裝備水平,形成裝備製造、配件生產供應基地。
為保障這些任務的完成,還需採取以下對策及措施:一是加強市場監督管理,杜絕偽劣產品擾亂市場;二是加強應用工程的質量檢測;三是建立淘汰落後制度,定期頒布淘汰落後的工藝、技術、設備、產品目錄;四是加強與建設、施工部門的聯繫,更好地掌握市場需求,逐步做到設計標準化、產品系列化、供應配套化,並做好絕熱隔音材料新技術、新產品推廣應用工作;五是對規模企業實行稅收優惠和政策支持,包括給予減免增值稅,在投資上給予扶持等,以保證國家節能目標的順利實現。
更多隔音材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隔音材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